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车马古城隅,喧喧分晓色。


行人念归涂,居者徒惨恻。


薄宦共羁旅,论交喜金石。

秋露蔼已繁,迢迢星汉回。


皎洁庭际月,流光依井苔。


有客爱凉景,幽轩为君开。

嘉子治新园,乃在太行谷。


山高地苦寒,当树所宜木。


群花媚春阳,开落一何速。

昔逢诗老伊水头,青衫白马渡伊流。
滩声八节响石楼,坐中辞气凌清秋。


一饮百盏不言休,酒酣思逸语更遒。

钟子忽已死,伯牙其已乎。


绝弦谢世人,知音从此无。


瓠巴鱼自跃,此事见于书。

吾闻海之大,物类无穷极。


虫虾浅水间,蠃蚬如山积。


毛鱼与鹿角,一龠数千百。

与君结交游,我最先众人。


我少既多难,君家常苦贫。


今为两衰翁,发白面亦皴。

忆昨九日访君时,正见阶前两丛菊。


爱之欲绕行百匝,庭下不能容我足。


折花却坐时嗅之,已醉还家手犹馥。

忆昨滁山之人赠我玉兔子,粤明年春玉兔死。


日阳昼出月夜明,世言兔子望月生。
谓此莹然而白者,譬夫水之为雪而为冰,皆得一阴凝结之纯精。

夕云若颓山,夜雨如决渠。


俄然见青天,燄燄升蟾蜍。


倏忽阴气生,四面如吹嘘。

夜半群动息,有风生树端。


飒然飘我衣,起坐为长叹。


苦暑君勿厌,初凉君勿欢。

端溪琢出缺月样,蕲州织成双水纹。


呼儿置枕展方簟,赤日正午天无云。


黄琉璃光绿玉润,莹净冷滑无埃尘。

君子忽我顾,贫家复何有。


虚堂来清风,佳果荐浊酒。


简编记遗逸,论议相可否。

有芸黄其华,在彼众草中。


清香濯晓露,秀色摇春风。


幸依华堂阴,一顾曾不蒙。

建安三千里,京师三月尝新茶。
人情好先务取胜,百物贵早相矜夸。


年穷腊尽春欲动,蛰雷未起驱龙蛇。

秋风吹浮云,寒雨洒清晓。


鲜鲜墙下菊,颜色一何好。


好色岂能常,得时仍不早。

鸭脚生江南,名实未相浮。


绛囊因入贡,银杏贵中州。


致远有馀力,好奇自贤侯。

摇摇墙头花,笑笑弄颜色。


荒凉众草间,露此红的皪。


草木本无情,及时如自得。

子谓莫饮酒,我谓莫作诗。
花开木落虫鸟悲,四时百物乱我思。


朝吟摇头暮蹙眉,雕肝琢肾闻退之。

人皆喜诗翁,有酒谁肯一醉之。
嗟我独无酒,数往从翁何所为。


翁居南方我北走,世路离合安可期。

吾爱陶靖节,有琴常自随。


无弦人莫听,此乐有谁知。


君子笃自信,众人喜随时。

两畿相望东与西,书来三日犹为稽。


短篇投子譬瓦砾,敢辱报之金袅蹄。


文章至宝被埋没,气象往往干云霓。

凌晨有客至自西,为问诗老来何稽。


京师车马曜朝日,何用扰扰随轮蹄。


面颜憔悴暗尘土,文字光彩垂虹霓。

长河秋雨多,夜插寒潮入。


岁暮孤舟迟,客心飞鸟急。


君老忘卑穷,文字或缀缉。

群木落空原,南山高巃嵷。


巉岩想诗老,瘦骨寒愈耸。


诗老类秋虫,吟秋声百种。

孤管叫秋月,清砧韵霜风。


天涯远梦归,惊断山千重。


群物动已息,百忧感从中。

倾壶岂徒彊君饮,解带且欲留君谈。


洛阳旧友一时散,十年会合无二三。


京师旱久尘土热,忽值晚雨凉纤纤。

吾思夷陵山,山乱不可究。


东城一堠馀,高下渐冈阜。


群峰迤逦接,四顾无前后。

河水激箭险,谁言航苇游。


坚冰驰马渡,伏浪卷沙流。


树落新摧岸,湍惊忽改洲。

兴来笔力千钧劲,酒醒人间万事空。


苏梅二子今亡矣,索寞滁山一醉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