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水玄晖去后空,骚人还向此间穷。


小诗聊与论孤愤,大句安知辱两雄。


秦甲久愁荆剑利,赵兵今窘汉旗红。

危言迁谪向江湖,放意云山道岂孤。


忠信平生心自许,吉凶何恤赋灵乌。

头纲别样建溪春,小璧苍龙浪得名。

细泻谷帘珠颗露,打成寒食杏花饧。

鹧斑碗面云萦字,兔褐瓯心雪作泓。

江夏无双小道士,一丘一壑长避世。


裁云缝雾作羽衣,芦花柳绵当裘袂。


身骑鸿鹄太液池,脚踏金蟆攀桂枝。

浪萍风梗,寄人间,倦为客。
梦里瀛洲,姓名误题仙籍。
敛翅归来,爱小园、蜕箨筼筜碧。

江槎出没浮犀牛,波涛掀天谷为洲。


江寒水落惊霜秋,危根瘦节鸣寒流。


脆朽吹去谁镌锼,连峰叠嶂立酋酋。

圣俞足下:暌间忽复岁晚,昨九月中尝发书,计已达左右。
洵闲居经岁,益知无事之乐,旧病渐复散去,独恨沦废山林,不得圣俞、永叔相与谈笑,深以嗟惋。
自离京师,行已二年,不意朝廷尚未见遗,以其不肖之文犹有可采者,前月承本州发遣赴阙就试。

自嗟处身拙,与世尝龃龉。


至于作文章,实亦少精趣。


低摧朝市间,所向触谤怒。

不谓花草稀,实爱菊色好。


先时自封植,坐待秋气老。


类妆翠羽枝,已喜金靥小。

孙生非画师,趣尚颇奇伟。


为人少谐合,不肯畜妻子。


时时入深山,信足动百里。

上人工书世所稀,于今散落无复遗。


君从何处获数幅,败绢苍苍不成轴。


云流电走何纵横,昏醉视之双目明。

昨夕邮吏来,叩门致书函。


呼奴取以入,就火开其缄。


不疑赋长篇,发自燕之南。

王畿天下枢,薄领日填积。


自非奉朝请,九衢未尝识。


今兹到东城,胥靡暂逃役。

白鹘日边来,一息万里遥。


横飞碧海晴,六翮寒萧萧。


轻如朔雪花,迥与长风飘。

昔行巩洛间,马瘦天复阴。


寒烟淡不收,一拂横长林。


当时无画工,负此清赏心。

主人小石屏,得之括苍山。


括苍道里远,致此良亦难。


层崖万仞馀,腾出浮云端。

我得圣俞诗,于身亦何有。


名字托文编,佗年知不朽。

漆灯无复曙,柏径不知春。


南纪光华减,中朝俊秀贫。


凄清千古韵,寂寞一丘尘。

兵形穷胜负,史法贯兴衰。


落落虽殊众,恂恂不迕时。


位卑名自重,才大命须奇。

二子继沦阏,惜哉难具论。


麈毛如昨语,墨稿未干痕。


翣雾迷归柩,㤝风惨葬原。

灵岩胜绝天下稀,开凿乃自太古出。


山名初岂有显晦,胜处要须诗黼黻。


自从梅老登列仙,尤物谁怜久埋没。

百年遗像锁寒厅,气压长江贾尉轻。


谁道都官能作谶,固应梅福自知名。


人犹能说当时事,诗亦悬知早岁成。

宇宙喜一统,于今三十年。


江南诸将相,北上扬其鞭。


书生亦觅官,裹粮趋幽燕。

诗筒四出走中涓,诗句万选如青钱。


曰余借舟期七贤,共嗅梅花咀芳鲜。


津头几度唤长年,昼眠乃若经笥边。

论兵自负纵横略,献赋端从迟暮年。


筐箧成书莫知数,田园生计独无钱。


郎官列宿为时贵,博士三科不待迁。

中郎石经天下传,江翁说诗当世贤。


南昌子真亦禄仕,读书养性希神仙。


雄豪相遇古莫及,所至衣冠争愿焉。

黄河赤鲤非龙材,欲化不化烦风雷。


随波浮沉偷自得,网罗失身成暴腮。


火鬐锦鬣鳞雪霜,红眼照耀珠夜光。

简服车马轻,出郭尘埃远。


况兹偶同好,慵惰重推挽。


寿宫如屯云,重门谨关键。

独骑驽马出,强逐众人行。


贫始怨寡与,老仍畏后生。


吾子忘年友,新诗独步名。

前日读子诗,快我烦病躯。


若坐大暑中,琼杯饮琳腴。


辞严意清绝,敢谓人所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