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酒中真复有何好,孟生虽贤未闻道。


醉时万虑一扫空,醒后纷纷如宿草。


十年揩洗见真妄,石女无儿焦谷槁。

笔与子皆逝,诗今谁为新。


空遗运斤质,却吊断弦人。

雨洗娟娟嫩叶光,风吹细细绿筠香。



秀色乱侵书帙晚,帘卷,清阴微过酒樽凉。



人画竹身肥拥肿,何用,先生落笔胜萧郎。

斯人定何人,游戏得自在。


诗鸣草圣馀,兼入竹三昧。



时时出木石,荒怪轶象外。

石室先生笔有神,我来拂拭一酸辛。


败墙惨澹欲无色,老气森严犹逼人。


惯阅冰霜元耐久,耻随儿女更争春。

数竿苍翠写生绡,寄我公斋伴寂寥。


不待雪霜常凛凛,虽无风雨自萧萧。


嗟予心志俱憔悴,羡子文章骋富饶。

眼入毫端写竹真,枝掀叶举是精神。


因知幻物出无象,问取人间老斫轮。

夜来北风元自小,何事吹折青琅玕。
数枝洒落高堂上,败叶萧萧烟景寒。


乃是神工妙手欲自试,袭取天巧不作难。

郭家髹屏见生竹,惜哉不见人如玉。


凌厉中原草木春,岁晚一棋终玉局。


巨鳌首戴蓬莱山,今在琼房第几间。

古今作生竹,能者未十辈。


吴生勒枝叶,筌寀远不逮。


江南铁钩锁,最许诚悬会。

独来野寺无人识,故作寒崖雪压枝。


想得平生藏妙手,只今犹在鬓如丝。

省郎潦倒今何处,败壁风生霜竹枝。


满世□□专翰墨,谁为真赏拂蛛丝。

小竹扶疏大竹枯,笔端真有造化炉。


人间俗气一点无,健妇果胜大丈夫。

深闺静几试笔墨,白头腕中百斛力。


荣荣枯枯皆本色,悬之高堂风动壁。

奉常余之外高祖,儒雅风流绝近古。


少年侍直承明庐,重瞳屡回加慰拊。


玉堂无事只写竹,影落谦缃生风雨。

与可以墨为竹,视之良竹也。


客见而惊焉,曰:“今夫受命于天,赋形于地,涵濡雨露,振荡风气,春而萌芽,夏而解驰,散柯布叶,逮冬而遂。
性刚洁而疏直,姿婵娟以闲媚;涉寒暑之徂变,傲冰雪之凌厉;均一气于草木,嗟壤同而性异;信物生之自然,虽造化其能使?今子研青松之煤,运脱兔之毫,睥睨墙堵,振洒缯绡,须臾而成;郁乎萧骚,曲直横斜,稼纤庳高,窃造物之潜思,赋生意于崇朝。

李侯貌出苍筤竹,叶上湘妃泪未干。


烟雨昼迷丹鸑鷟,霜风秋劲碧琅玕。


修茎拟截伶伦管,和气潜驱嶰谷寒。

苍梧山下无穷竹,尽是湘妃泪种成。


烟雨不销千古恨,佩环虚度九秋声。


见愁牧竖乘时伐,可待伶伦学凤鸣。

风梢舞空烟,露叶滴晴月。


折取寄情人,感此岁寒节。

许有卢娘能画竹,重抹细拖神且速。


如将石上萧萧枝,生向笔间天意足。


战叶斜尖点映间,透势虚黏断还续。

昔见雷子之小篆,今见雷子之墨竹。


节瘦已似蛟龙孙,叶暗曾无凤皇宿。


江翁得之尤爱怜,作诗写意酬双轴。

倪君好画复耽诗,瘦骨秋来似竹枝。


前夜梦回如得见,纸窗斜影月低时。

山房竹雨过,帘影霭春云。


得与幽人会,何殊见此君。

摩诃池上龙千年,化为匹练横曳烟。


拔石数茎冲苍天,我见其面何必全。

莫将画竹论难易,刚道繁难简更难。


君看萧萧只数叶,满堂风雨不胜寒。

昆山夏老能笔耕,开云种玉看峥嵘。


千条万叶入霄汉,世间草木空有名。


来持琅玕叫阊阖,坐使燕石无光晶。

沈郎之貌古不妍,满怀清思如涌泉。


手中墨竹风袅袅,坐我一片潇湘天。


贪愁吟鬓洒霜雪,已觉纱帽随风偏。

浙江之东县新昌,乃在千岩万壑之中央。
侧身重足恐无路,五步一涧十步冈。


君家茅堂此卜筑,白石丛抱青璟绩。

张卿画竹今成癖,笑语挥毫不作难。


欻见高标起萧瑟,坐令炎暑变荒寒。


笔头似有千年韵,胸次犹须万斛宽。

吴下王蒙艺且文,吴兴赵公之外孙。
黄尘飘荡今白发,典刑远矣风流存。


华亭朱芾称善画,每观蒙画必叹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