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清晨承诏命,丰岁阅田闾。


膏雨抽苗足,凉风吐穗初。


早禾黄错落,晚稻绿扶疏。

宦游再有江西役,南望庐陵每慨然。


未见高楼出云雨,但惊妙语杂风烟。


诸公何止元和盛,独我初非正始贤。

亲依为日浅,爱不舍我眠。


教我如牧羊,更着后者鞭。


得邑迩梅岭,开花向春妍。

呜咽南楼吹落梅。
闻鸦树惊栖。
梦中相见不多时。

我去太和欲期矣,吕君初得太和官。


邑中亦有文字乐,惜不同君涧谷盘。


观山千尺夜泉落,快阁六月江风寒。

解衣卧相语,涛波夜掀床。


十年身百忧,险阻心已降。


涉旬风更雨,宿昔烛生光。

阿髯学升堂,干母思靡悔。


文成艺桃李,不言行道兑。


阿苏妙言语,机警欲无对。

负薪反羊裘,爱表只伤里。


补纫虽云工,岁晏安可恃。


洗心如秋天,六合无尘滓。

曩窥涉世方,白驹且场谷。


平生漫岁晚,志尚向山木。


返身观小丑,真成覆车犊。

江都克家才,万卷书插架。


愿言渠出仕,从舅问耕稼。


谁云濒老境,此子即长夜。

德人心寂寥,立朝实庄语。


虎节坐山城,孤云犹能雨。


文章被甥侄,孝友谐妇女。

少小长母家,拊怜辈诸童。


食贫走八方,略已一老翁。


不能成宅相,颇似舅固穷。

沧江渺无津,同济共安危。


四海非不广,舅甥自相知。


孔鸾在榛梅,鹪鹩亦一枝。

鹄白不以乌,兰香端为谁。


外家秉明德,晚与世参差。


乖离岁十二,会面卒卒期。

山拥鸠民县,江横决事厅。


土风尊健讼,吏道要繁刑。


觟䚦今无种,蒲卢教未形。

熏炉茶鼎暂来同,寒日鸦啼柿叶风。


万事尽还杯酒里,百年俱在大槐中。

绿杨接叶杏交花,嫩水新生尚露沙。


过了春江偶回首,隔江一片好人家。

庐陵山水说西昌,天遣金华印此邦。


诗本道他将取去,如何遗下一澄江。

庭散纸尾鹜,窗聚案头萤。


无端循除水,也学夜诵声。

秋月弄长江,平地点远岫。


赞府诗句中,字字江山秀。

苍髯秦大夫,瘦骨孤竹君。


主人似二子,二子似主人。

西昌主簿如禅僧,日餐秋菊嚼春冰。


西昌官舍如佛屋,一物也无唯有竹。


俸钱三月不曾支,竹阴过午未晨炊。

□民勿视作□□,勉力耕桑贵及时。


上古□□犹画像,老夫喜赠二篇诗。

特借丹青写二图,二图之意果何如。


请君细看□□□,是亦□求无逸书。

岁岁桃花水到时,野航客子命如丝。


赵侯小试济川手,雪浪翻天不溅伊。

太史留题快阁诗,旧碑未必是真题。


六丁搜出严家墨,白日青天横紫蜺。

快阁江鸥远避人,西昌山月暗吹尘。


百年卓茂传诗印,印出风光色色新。

二月初头春向中,花梢薄日柳梢风。

折花客子浑无赖,狼藉须教满路红。

晓翠妨人看远山,小风偏入客衣单。


桃花爱做春寒信,只恐桃花也自寒。

红雨未随风,白雪忽满枝。


只今正月尾,政是断肠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