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夫子道不行,尝欲居九夷。
乘桴浮于海,从者其为谁。
历聘尝之荆,岂亦游坤维。
一角西山送晚凉,霜风飒飒倚斜阳。
时逢阳九秋笳怨,节近冬初夜漏长。
子美放歌非纵酒,义山惆怅是清狂。
六一先生人中龙,四十作记称醉翁。
生日喜与荷花近,曲翻《金缕》杯碧筒。
荷风送香气疏放,离宫小憩幽襟旷。

王夫子,送君为一尉,东南三千五百里。
道途虽远位虽卑,月俸犹堪活妻子。


男儿口读古人书,束带敛手来从事。

天地入胸臆,吁嗟生风雷。


文章得其微,物象由我裁。


宋玉逞大句,李白飞狂才。

花朝过也,问天公那得,许多风雨。
自是春晴无三日,可惜流光难驻。
蜡屐冲泥,褰帷溅瀑,厌听黄鹂语。

群山万壑引长风。
透林皋、晓日玲珑。
楼外绿阴深,凭栏指点偏东。

南郭同游上巳天。
小桥流水碧湾环。
海棠婀娜低红袖,杨柳轻盈荡绿烟。

华堂春暖设春筵。
灯彩月华天。
上元南极开芳宴,宴群仙、香袅云盘。

沿河新草绿堪挑。
丝柳渐开条。
六鳌海上凌风至,献明珠、火树蟠桃。

花木自成蹊。
春与人宜。
清流荇藻荡参差。

一夜东风,吹醒桃花,春到人间。
趁月朗风柔,扁舟一棹,绿波渺渺,花影珊珊。
洞里有天,天涯有路,风月莺花终古闲。

夜半谈经玉漏迟,生机妙在本无奇。
世人莫恋花香好,花到香浓是谢时。


蜂酿蜜,茧抽丝。

昏昏天欲雪,围炉坐南荣。


开卷读遗编,痛极不成声。


况此衰病身,泪多眼不明。

虚室东风冷,幽居泻泪泉。


去年同宴乐,此日隔人天。


生死原如幻,浮休岂望仙。

欲往城西寺,还须待杏花。


羸躯仍怯冷,好景不容赊。


柳眼蘸春水,渡头明晚霞。

萧寺垂杨岸,明湖第几湾。


去来今日事,二十五年间。


碧瓦凄春殿,玉峰看远山。

烟梢云顶石藏根,溪压舆梁晓乍分。


车盖定寻何处路,皇皇犹想为斯文。

生年不满百,一日何三秋。


花开苦多雨,何不张幕游。


行乐时不再,春荣岂长在。

涉江采芙蓉,江上零露滋。


方舟不能度,日暮白蘋悲。


清波有鸣鸿,荡漾安可期。

赠君珊瑚夜光之角枕,玳瑁明月之雕床。
一茧秋蝉之丽縠,百和更生之宝香。


秾华纷纷白日暮,红颜寂莫无留芳。

冉冉孤生竹,托根中谷卑。


结发事君子,江蓠近华池。


江蓠荣有时,迨此春冰期。

东城高且长,下瞰阡与陌。


谷风丽百草,春华纷已白。


良时忽如此,驰景一何逼。

西北有高楼,缥缈齐紫清。


周栏十二折,飞鸾结丹楹。


上有弦歌女,充耳以黄瑛。

庭前有奇树,好鸟鸣喈喈。


朱荣被紫萼,采掇以忘怀。


弃置而不省,秋风凄以摧。

径路先须辨陌阡,眼中榛莽正钩连。


肯携芸蠹随书局,任放醯鸡覆瓮天。


出处心情三聘后,沧桑人物两朝前。

宣父穷玄奥,师襄授素琴。


稍殊流水引,全辨圣人心。


慕德声逾感,怀人意自深。

人言此石丈,磊块无润色。
我见重再拜,中孕连城璧。
抱儿谒先公,了此宗祧寄。
赢得七尺躯,别创千秋事。
去家不百里,幽兰生郑谷。
即看入梦后,荣庭尽芳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