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暮召三山峻,晨趋一节回。


乍维青雀舫,还直右银台。


陟降丹涂密,论思武帐开。

网索轩窗邃,銮坡羽卫重。


鹢舟还下濑,星使出飞龙。


赋待三英集,词须五吏供。

昔岁俱充赋,同年遇有司。


八人称迥拔,两郡滥相知。


逸骥初翻步,鞲鹰暂脱羁。

珍簟新铺翡翠楼,泓澄玉水记方流。


唯应云扇情相似,同向银床恨早秋。

曾咏常州送主人,岂知身得两朱轮。


田畴泛滥川方壅,厨传萧条市亦贫。


以我薄材思拊伛,赖君馀教得因循。

蒜山东渡得林丘,邂逅篮舆亦少留。


今日更知莱氏隐,暮年长忆武陵游。


欲营垣屋随穿斸,尚叹尘沙隔献酬。

同学金陵最少年,奏书曾用牍三千。


盛名非复居人后,壮岁如何弃我先。


种橘园林无旧业,采蘋洲渚有新篇。

遥知彼俗经兵后,应望名公走马来。


陛下柬求今日始,胸中包畜此时开。


山西豪杰归囊牍,渭北风光入酒杯。

彭泽陶潜归去来,素风千岁出尘埃。


明时俊老心无累,故里高门子有才。


更作园林负城郭,常留花月映池台。

文翁出治蜀,蜀士始文章。


司马唱成都,嗣音得王扬。


荦荦汉守孙,千秋起相望。

手把诗翁忆雪诗,坐愁穷海瘴烟霏。


谁令天上苍茫合,忽见空中散漫飞。


阊阖与风生气势,姮娥交月借光辉。

六幅生绡四五峰,暮云楼阁有无中。

去年今日长干里,遥望钟山与此同。

朝来看雪咏君诗,想见朱衣在赤墀。


为问火城将策试,何如云屋听窗知。


曲墙稍觉吹来密,穷巷终怜扫去迟。

剡剡风生晚,娟娟月上初。


白沙眠騄骥,清浪浴鲟鱼。


竟欲从君饮,犹便读我书。

玉皇近侍请修真,赐得南山十里云。


樽有圣贤聊自慰,鼎多龙虎复谁分。


谢家山色朝晡见,陶隐松风寤寐闻。

家有清白志,所宝甑中尘。


休去无生涯,老来犹苦辛。


一麾了婚嫁,万事蠹精神。

圣君贤相正弥纶,谏诤臣微敢徇身。


但得葵心长向日,何妨骛足未离尘。


岂辞云水三千里,犹济疮痍十万民。

一麾轻去奉兰羞,共惜清贤岂易求。


筮易暗惊鸣鹤远,赋诗深望白驹留。


古来经纬心皆晓,闲处光阴发半秋。

世传学中禄,小子乃逢辰。


一入谏诤司,鸿毛忽其身。


可负万乘主,甘为三黜人。

百花争早孰过梅,天与芳时岂待催。

莫惜黄金置清赏,隔年春色为君开。

静映寒林晚未芳,人人欲看寿阳妆。


玉颜须傍韶春笑,莫斗严风与恶霜。

萧条臈后复春前,雪压霜欺未放妍。


昨日倚栏枝上看,似留芳意入新年。

门外烟岚紫阁横,九衢风土更何情。


篱边醉傲渊明饮,陇上歌随桀溺耕。


三乐放怀千古重,万钟回首一毫轻。

瑶坛日月静中长,诗思时时逸谢塘。


神枕自成仙岛梦,朝衣犹有御炉香。


三元秘简侵星奏,五岭灵芽待雪尝。

汉陂高兴自飘飘,何必天台渡石桥。


潭上药灵多饵菊,林间诗逸半书蕉。


勤歌兰佩招逋隐,懒事尘缨逐采僚。

要路抛来自寡尤,高怀卷去白云收。


玉缘秘宝须藏密,兰为奇香却在幽。


仙骨岂曾移静节,帝心终是竭嘉猷。

当时高蹈翰墨场,江南李氏洛下杨。


二人殁后数来者,西台唯有尚书郎。


篆科草圣凡几家,奄有汉魏跨两唐。

仁祖康四海,本朝盛文章。


苏郎如虎豹,孤啸翰墨场。


风流映海岱,俊锋不可当。

庭坚叩头。
比因南康签判李次山宣义舟行,奉书,并寄双井,计夏末乃得通彻耳。
急足者伏奉三月六日手诲。

斯人绝少可,白眼视公卿。


每与俗物逢,三沐取洁清。


我亦漫浪者,君何许同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