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雪后闻君策马蹄,长缨自请系撑犁。


光华剑佩伊吾北,弹压风涛瀚海西。


汉苑秦关愁外眼,边花塞月醉中题。

甲戌花时策集英,相看须鬓各青青。


曲江初别春三月,北阙重来再一星。


百石去官君似邴,千年归鹤我输丁。

璧水蓬山遍羽仪,颂台公府更光辉。


紫荷到眼垂持橐,黄菊关心便拂衣。


鬻子运筹年尚少,买臣衣绣日思归。

玉立颂台上,风生宪府中。


雪霜欺两鬓,日月照孤忠。


荷橐相将紫,铭旌作么红。

补外公何幸,求归我尚留。


还为万里别,又费半生愁。


安得欹黄帽,相从却白头。

滟滪方如象,馀皇底似飞。


相将刺天去,收拾大名归。


西掖桐阴静,泸南荔子肥。

天不遗耆老,人谁尚典刑。


向来卿月白,无复史天青。


诗派回风雪,心源贝叶经。

小儒忝师训,迷谬失其方。


一为狂喑病,望道空茫茫。


颇闻东山园,芝术缘高冈。

谢公种药地,窈窕青山阿。


青山固不群,花药亦婆娑。


一掇召冲气,三掇散沈疴。

卿月升金掌,老气横九州。


前辈复谁纪,吾道长悠悠。

裴李门头车马盛,斗杓临晓欲东回。


天真都说妆前好,春色偷从夜半来。


园里花枝灯树合,月中人影鉴奁开。

贡馀应惜点为山,绝唱兼遗致政官。


嵰地雪甜多不识,吴人未食齿先寒。

长怪名卿亦坐曹,忽乘五马列旌旄。


才多莫厌官无事,郡小不妨名自高。


庶子定应牵赋咏,醉翁聊复继游遨。

持节忧邦刑,职业已自简。


下车摄留都,谈笑事亦办。


开轩揖佳客,退食事书卷。

溪回山石间,苍松立四五。


水深不可涉,上有横桥渡。


溪外无居人,磐石平可住。

夜雨泗河深,晓日轻舟发。


帆开送客远,城转高台没。


居人永瞻望,归意何仓卒。

白鹿何年养,惊猜未肯驯。


轩除非本性,饮食强依人。


照影冰浮水,飞毛雪洒尘。

玉笋风标右汉廷,起家聊直使车星。


古来将相多头黑,此去功名尚鬓青。


披草两年南北巷,折梅明日短长亭。

鸣凤朝阳尺五天,匆匆忽过白鸥边。


遥怜海内无双士,独酌人间第二泉。


决去君今身似叶,赠行谁有笔如椽。

太白山前终日见,十旬假满拟秋寻。


中峰绝顶非无路,北阙除书阻入林。


朝谒此时闲野屐,宿斋何处止鸣砧?


省中石镫陪随步,唯赏烟霞不厌深。

客醉更长乐未穷,似知身世一宵空。


香街宝马嘶残月,暖阁佳人哭晓风。


未卷绣筵朱阁上,已开尘席画屏中。

云岛茫茫天畔微,向东万里一帆飞。


久为侍子承恩重,今佐使臣衔命归。


通海便应将国信,到家犹自著朝衣。

仕苦恋朝廷,多为老所逼。


朝廷虽爱贤,不欲竭其力。


君归颇得宜,湖上遂偃息。

荆州太守随车雨,昨夜云从岘首生。


候吏莫辞弓箙重,春泥初著马蹄轻。


朝穿锦石江滩润,暮入烟堤竹屋鸣。

朱旗画舸一百尺,五月长江水拍天。


稳去先应望庐岳,暂来谁复见龙泉。


阁经吏部重为记,山识吴王旧铸钱。

青山峡里桐庐郡,七里滩头太守船。


云雾未开藏宿鸟,坡原将近见烧田。


养茶摘蕊新春后,种橘收包小雪前。

同时沈宋称二豪,曾说龙门夺锦袍。


我对前流接清唱,泰山轻重于鸿毛。

买得吴门宅,归来自种花。


春风未歌彻,东岱已魂赊。


昔作千年调,今为一日嗟。

位至九卿亚,年过七十春。


桐乡归葬日,棠树去思人。


雾里开蒿隧,原边起石麟。

世言楚使者,乃是汉名卿。


曾欲察黄绶,但能勤列城。


江山无改故,草树几更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