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愈白:行官自南回,过吉州,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,忻悚兼至,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,伏惟万福!


来示云:有人传愈近少信奉释氏,此传之者妄也。
潮州时,有一老僧号大颠,颇聪明,识道理,远地无可与语者,故自山召至州郭,留十数日。
实能外形骸,以理自胜,不为事物侵乱。

帝忧南国切,改命付忠良。


壤画星摇动,旗分兽簸扬。


五营兵转肃,千里地还方。

宿云寒不卷,春雪堕如筛。


骋巧先投隙,潜光半入池。


喜深将策试,惊密仰檐窥。

墙下春渠入禁沟,渠冰初破满渠浮。


凤池近日长先暖,流到池时更不流。

元日新诗已去年,蔡州遥寄荷相怜。


今朝纵有谁人领,自是三峰不敢眠。

白日扃泉户,青春掩夜台。


旧堂阶草长,空院砌花开。


山晚铭旌去,郊寒骑吹回。

河尹恩荣旧,尚书宠赠新。


一门传画戟,几世驾朱轮。


夜色何时晓,泉台不复春。

汉中二良将,今昔各一时。


韩信此登坛,尚书复来斯。


手把铜虎符,身总丈人师。

富贵情还在,相逢岂间然。


绨袍更有赠,犹荷故人怜。

紫衣军将打门来,云锦书从锦水回。


个是国西天一柱,早归斗下位三能。


致身将相黑头在,怜我渔樵青眼开。

周家天球只一只,张家今有双白璧。
前称紫薇后文昌,衙官二陆仆两唐。


金章玉句迭清锵,天孙云机织锦裳。

香山老益窭,欲卖宅与田。


荆南赠春服,侍中送酒钱。


何如韦苏州,一日兼两贤。

石城诸峰入天半,曾随骑吹经行遍。


梅花换岁初不惊,惊报行春再出城。


官甑晨炊云子玉,兵厨夜压秦淮绿。

江神风伯战方酣,北浪吹翻总向南。


未放人扶下江柁,却教眼看上江帆。

破篱外面即江流,枯树梢头总客愁。


隔水远山浓复淡,殷勤点缀一川秋。

东阙催人赴赤墀,北风栏我泊青泥。


会当老子有行日,未信北风无住时。

祖孙接武禊堂前,风物重新六十年。


无恙钧衡旧棠荫,有光台斗继蒲鞭。


手提西郭三山月,下照南湖万顷天。

抛官归隐七经年,睡杀山云笑杀天。


剩雨残风黄帽底,颠诗中酒白鸥前。


少年行路今已矣,厚禄故人书寂然。

卧雪先生冰雪胸,小迂星履领元戎。


草堂衣钵风骚将,花屋笙箫造化工。


杜宇催归波正绿,海棠不睡烛斜红。

今古交情市道同,转头立地马牛风。


如何听履星辰客,犹念孤舟蓑笠翁。


馈药双奁芬玉雪,解包百果粲青红。

琳宫朝谒早追趋,漏尽铜壶杀点初。


半缕碧云横界月,一规银镜裂成梳。


自拈沉水祈天寿,散作非烟满玉虚。

数点飘萧供晚清,二更倾泻到天明。


雷驱云气如旋磨,雨遍山村却入城。


簟面顿无秋后暑,檐牙最爱梦中声。

我昔绫衾下直时,公为璧水大宗师。


清风明月行乐耳,布袜青鞋随所之。


颠倒壶觞留落日,翻腾山水入新诗。

听履星辰北斗寒,三能只隔寸云间。


周家冢宰均四海,汉制尚书本百官。


鹓鹭班齐瞻进步,凤凰池近却飞还。

公弭江西节,侬横南浦舟。


相逢便金石,一别几春秋。


问讯频黄耳,归休各白头。

庙器圭璋骨,儒林虎豹章。


韦编双辅嗣,禹迹再平当。


月冷谈经幄,尘昏弄笔床。

朝朝沉醉引金船,不觉西风满树蝉。


光景暗消银烛下,梦魂长寄玉轮边。


因循每被时流诮,奋发须由国士怜。

琵琶洲近斗牛星,鸾凤曾于此放情。


已觉地灵因昴降,更闻川媚有珠生。


一滩红树留佳气,万古清弦续政声。

麦熟吟,去年种麦有德音。
只今种熟谁快活,种者已卧官墙阴。


仁公有政惠存殁,肯使催租更隳突。

脱裤,脱裤,桑叶阴阴墙下路。
回头忽忆舍中妻,去年已逐它人去。


旧裤脱了却不辞,新裤知教阿谁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