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烟雨蒙蒙鸡犬声,有生何处不安生。


但令黄犊无人佩,布谷何劳也劝耕。

窃禄忘归我自羞,丰年底事汝忧愁。


不须更待飞鸢堕,方念平生马少游。

杖藜裹饭去匆匆,过眼青钱转手空。


赢得儿童语音好,一年强半在城中。

老翁七十自腰镰,惭愧春山笋蕨甜。


岂是闻韶解忘味,迩来三月食无盐。

竹篱茅屋趁溪斜,春入山村处处花。


无象太平还有象,孤烟起处是人家。

腰剑如今不换牛,固应万事一时休。


孤舟惯作潇湘梦,骏马宁思鄠杜游。


毁誉要须千载定,功名已向隔生求。

当年万里客西南,药市题诗倚半酣。

偶为三游群玉府,遂妨重到百花潭。

剡溪谩说思安道,函谷谁能识老聃。

逆旅人家近野桥,偶因秣蹇暂消摇。


村翁不解读本草,争就先生辨药苗。

驴肩每带药囊行,村巷欢欣夹道迎。


共说向来曾活我,生儿多以陆为名。

儿扶一老候溪边,来告头风久未痊。


不用更求芎芷辈,吾诗读罢自醒然。

耕佣蚕妇共欣然,得见先生定有年。


扫洒门庭拂床几,瓦盆盛酒荐豚肩。

闲行偶复到山村,父老遮留共一尊。


曩日见公孙未晬,如今已解牧鸡豚。

荒坡茫茫牧牛童,扳角上背捷如风。


腰间一枝搢枯竹,横吹短笛过村东。

老枳垂藤昼常黑,雏鹰声作婴儿啼。


伐薪归来遇急雨,石路下山如踏梯。

歇处何防更歇些,宿头未到日头斜。


风烟绿水青山国,篱落紫茄黄豆家。


雨足一年生事了,我行三日去程赊。

一搭山村一搭奇,不堪风物索新诗。


稻花雪白糁柳絮,柘子猩红团荔枝。


行者自愁居者乐,晴时即热雨时泥。

贫贱终身未要羞,山林难处便堪愁。

近来南海波尤恶,未许乘桴自在游。

升平事业苦匆匆,未信浮名到底空。


保用橐驼朝塞外,试听碌轴语场中。

旋舂红稻始经镰,新煮黄鸡取次甜。


无慕无营人自乐,莫将西子愧无盐。

塍间白水细无声,日暖泥融草不生。


似恐田家忘帝力,多差使者出催耕。

山行喜遇酒旗斜,无限桃花续杏花。


与世浮沉真避世,将家漂荡似无家。

潦退滩滩露,沙虚岸岸颓。


涧声穿竹去,云影过山来。


柳菌粘枝住,桑花共叶开。

数里闻寒水,山家少四邻。


怪禽啼旷野,落日恐行人。


初月未终夕,边烽不过秦。

快活田翁辈,常言化育时。


纵饶稽岁月,犹说向孙儿。


茅屋梁和节,茶盘果带枝。

罢郡饶山兴,村家不惜过。


官情随日薄,诗思入秋多。


野兽眠低草,池禽浴动荷。

晴岚暖翠护烟霞。
乔木晋人家。
幽居只恐归图画,唤樵青、多种桑麻。

林霏散浮暝,河汉空云,都缘水国秋清。
绿房一夜迎向晓,海影飞落寒冰。
蓬莱在何处,但危峰缥缈,玉籁无声。

千里行秋,支筇背锦,顿怀清友。
殊乡聚首。
爱吟犹自诗瘦。

可怜张绪门前柳,相看顿非年少。
三径已荒凉,更如今怀抱。
薄游浑是感,满烟水、东风残照。

征马去不息,幽禽随处闻。


深源树蓊郁,曲坞花芬蒀。


澹澹平田水,蒙蒙半岭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