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木落山高一夜霜,北风驱雁又离行。


无言每觉情怀好,不饮能令兴味长。



频聚散,试思量,为谁春草梦池塘。

偶扶藤杖过南津,野寺长桥发兴新。


暂就清溪照须鬓,不妨翠雾湿衣巾。


山萦细栈疑无路,树落崩崖欲压人。

庐山高哉几千仞兮,根盘几百里,巀然屹立乎长江。


长江西来走其下,是为扬澜左里兮,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。


云消风止水镜净,泊舟登岸而远望兮。

碧丛丛,高插天,大江翻澜神曳烟。


楚魂寻梦风飔然,晓风飞雨生苔钱。


瑶姬一去一千年,丁香筇竹啼老猿。

巫山高,十二峰。
上有往来飘忽之猿猱,下有出没瀺灂之蛟龙,中有倚薄缥缈之神宫。


神人处子冰雪容,吸风饮露虚无中。

巫山与天近,烟景长青荧。


此中楚王梦,梦得神女灵。


神女去已久,云雨空冥冥。

行尽吴山过越山,白云犹是几重关。


若寻汗漫相期处,更在孤鸿灭没间。

望中孤鸟入销沈。
宿处津亭枫树林。
江草江花岂终极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

巴山上峡重复重,阳台碧峭十二峰。


荆王猎时逢暮雨,夜卧高丘梦神女。


轻红流烟湿艳姿,行云飞去明星稀。

见尽数万里,不闻三声猿。


但飞萧萧雨,中有亭亭魂。


千载楚王恨,遗文宋玉言。

凝真宫前十二峰,两峰娟妙翠插空。


馀峰竞秀尚多有,白壁苍崖无数重。


秋江漱石半山腹,倚天削铁荒行踪。

湿云不收烟雨霏,峡船作滩梢庙矶。


杜鹃无声猿叫断,惟有饥鸦迎客飞。


西真功高佐禹迹,斧凿鳞皴倚天壁。

欧生诚楚人,但识庐山高,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。


若夫泰山,仰视恍惚,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,其已直出青天上?


我欲仿拟试作《泰山高》,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,笔底难具状。


扶舆磅礴元气钟,突兀半遮天地东。

巫山高,高以大;淮水深,难以逝。


我欲东归,害梁不为?


我集无高曳,水何梁汤汤回回。


临水远望,泣下沾衣。

旧喜看书今不看,且留双眼向孱颜。


从来作梦大槐国,此去藏身小玉山。


暮霭朝曦一生了,高天厚地两峰闲。

巫山高哉郁崔嵬,下有江汉浮天回。
深林日月照不到,洞谷阖辟生风雷。


危峰半出赤道上,落日猿狖鸣声哀。

下压重泉上千仞,香云结梦西风紧。


纵有精灵得往来,狖轭鼯轩亦颠陨。


岚光双双雷隐隐,愁为衣裳恨为鬓。

谏猎归来绮季歌,大茅峰影满秋波。


山斋留客扫红叶,野艇送僧披绿莎。


长覆旧图棋势尽,遍添新品药名多。

巫山望不极,望望下朝氛。


莫辨啼猿树,徒看神女云。


惊涛乱水脉,骤雨暗峰文。

巫山峨峨高插天,危峰十二凌紫烟。
瞿塘嘈嘈急如弦,洄流势逆将覆船。


云梯岂可进,百丈那能牵,陆行巉岩水不前。

云端忽露碧孱颜,如髻如簪缥缈间。


惊骇舟中齐举首,不言知是九华山。

巫山高,巫山之高高不极。
寒江西来曳练长,群峰森罗十二戟。


清狖悲号裂翠崖,老蛟怒斗摧丹壁。

玉峰青云十二枝,金母和云赐瑶姬。


花宫磊砢楚宫外,列仙八面星斗垂。


秀色无双怨三峡,春风几梦襄王猎。

江天惨澹日凄凉,木未经霜叶未黄。


今日楼头一杯酒,明朝行客在谁乡。

庐山高,高乎哉!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。
岌乎二千三百丈之,谓即敷浅原。


培何敢争其雄?西来天堑濯其足,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。

楚国巫山秀,清猿日夜啼。


万重春树合,十二碧峰齐。


峡出朝云下,江来暮雨西。

巫山峰十二,合沓隐昭回。


俯眺琵琶峡,平看云雨台。


古槎天外倚,瀑水日边来。

暂住身如鹤在松,忽然飞去又无踪。


閤皂山头曾不睡,夜寒看月到晨钟。

步辇陟山巅,山高入紫烟。


忠臣还捧日,圣后欲扪天。


迥识平陵树,低看华岳莲。

落日犹命屦,爱此城内山。


初携惠连往,寻以长瑜还。


清磬杳蔼外,行人苍翠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