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暮雨蒙阶砌。
漏渐移、转添寂寞,点点心如碎。
怨你又恋你。

引调得、甚今日心肠不恋家。
宁宁地、思量他,思量他。

两情各自肯,甚忙咱。

对景还销瘦。
被个人、把人调戏,我也心儿有。
忆我又唤我,见我嗔我,天甚教人怎生受。

恋他朝市求何事,想取丘园乐此身。


千首恶诗吟过日,一壶好酒醉消春。


归乡年亦非全老,罢郡家仍未苦贫。

三十为近臣,腰间鸣佩玉。


四十为野夫,田中学锄谷。


何言十年内,变化如此速。

种田意已决,决意复何如。


卖马买犊使,徒步归田庐。


迎春治耒耜,候雨辟菑畬。

人生何所欲,所欲唯两端。


中人爱富贵,高士慕神仙。


神仙须有籍,富贵亦在天。

南风原头吹百草,草木丛深茅舍小。


麦穗初齐稚子娇,桑叶正肥蚕食饱。


老翁但喜岁年熟,饷妇安知时节好。

春风二月三月时,农夫在田居者稀。


新阳晴暖动膏脉,野水泛滟生光辉。


鸣鸠聒聒屋上啄,布谷翩翩桑下飞。

试把花期数。
便早有、感春情绪。
看即梅花吐。

陶君三十七,挂绶出都门。


我亦今年去,商山淅岸村。


冬修方丈室,春种桔槔园。

岁晏日南至,场圃靡所劳。


告成三务功,盈耳康衢谣。


鸦飞岭外陂,虹断林边桥。

黄云亘郊野,农力今有功。


兹乃民之天,治理根其中。


我虽未及粒,已觉饥肠充。

北陆展修晷,薰风荐微凉。
麦波浩无津,细路如桥梁。


溪光林樾润,雨气桑麻香。

日月底天庙,阳瘅土脉生。


习习协风来,颙颙众蛰惊。


农人服厥亩,薄言事春耕。

石湖花月浮春空,忆共仙人同短篷。


三更半醉吹笛去,棹入湿银天镜中。


鹤鸣唤归斗未没,却步扶疏花底月。

独善传家久,功名冠世豪。


平原滂雨泽,岭外息风涛。


缓拜恩笺盛,相传道义高。

春又去,似别佳人幽恨积。
闲庭院,翠阴满,添昼寂。


一枝梅最好,至今忆。

北风如刀割寒骨,谷已成囷不仓猝。


任从密雪落交加,旋采乾薪烧榾柮。


锄犁满屋牛在牢,鹅鸭乱鸣鸡乱发。

秋风忽来鸣蟪蛄,豆叶半黄陂水枯。


织妇夜作露欲冷,社酒已熟人相呼。


坎坎击鼓坐林下,醉去自有儿童扶。

窗下陈编懒更窥,还丹难染镜中丝。


后生可畏前贤远,妄校皆封老将奇。


辟谷差贤东郭乞,归耕莫待北山移。

议郎座上识郎君,窃意趋庭有异闻。


客屦今无同辈在,书灯昔与长公分。


虫冰寒暑余侵耄,萤雪光阴子尚勤。

游都邑以永久,无明略以佐时;徒临川以羡鱼,俟河清乎未期。
感蔡子之慷慨,从唐生以决疑。
谅天道之微昧,追渔父以同嬉。

风生苹末莲香细。
新浴晚凉天气。
犹自倚朱阑,波面双双彩鸳戏。

新葺茅庐在水南,拟栽修竹翠毵毵。


持斋怕入远公社,习静便同弥勒龛。


诗就多兼唐小说,客来与作晋清谈。

少日曾贪面百城,而今万卷送浮生。


一身去职如花落,两眼观书尚月明。


鸿爪春泥思往迹,马蹄秋水得闲情。

豚栅鸡栖一亩宫,呼来儿女脱青红。


怜他未惯蓬茅宅,笑我原来田舍翁。


麈尾可挥非祖物,菜根须咬趁童蒙。

柴扉近俯绿杨湾,回首风尘此倦还。


老境逼来将白发,宦途尽处是青山。


署门客散无投刺,退院僧高自掩关。

前岁栖霞来,萋萋怨芳草。


今岁栖霞去,恰恰欣黄鸟。


来似江总持,去则明僧绍。

每爱贺知章,敕赐鉴湖曲。


而我不须多,数顷亦已足。


世故俯仰间,反覆若棋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