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何处闻秋声,翛翛北窗竹。


回薄万古心,揽之不盈掬。


静坐观众妙,浩然媚幽独。

惆怅时节晚,两情千里同。


离忧不散处,庭树正秋风。


燕影动归翼,蕙香销故丛。

暮去朝来无歇期,炎凉闇向雨中移。


夜长只合愁人觉,秋冷先应瘦客知。


两幅彩笺挥逸翰,一声寒玉振清辞。

沙草新雨地,岸柳凉风枝。


三年感秋意,并在曲江池。


早蝉已嘹唳,晚荷复离披。

何处感时节,新蝉禁中闻。


宫槐有秋意,风夕花纷纷。


寄迹鸳鹭行,归心鸥鹤群。

炎凉迁次速如飞,又脱生衣著熟衣。


绕壁闇蛩无限思,恋巢寒燕未能归。


须知流辈年年失,莫叹衰容日日非。

疏芜南岸草,萧飒西风树。


秋到未几时,蝉声又无数。


莎平绿茸合,莲落青房露。

元和二年秋,我年三十七。


长庆二年秋,我年五十一。


中间十四年,六年居谴黜。

叶下湖又波,秋风此时至。


谁知濩落心,先纳萧条气。


推移感流岁,漂泊思同志。

日暮天地冷,雨霁山河清。


长风从西来,草木凝秋声。


已感岁倏忽,复伤物凋零。

惆怅时节晚,两情千里同。


离忧不散处,庭树正秋风。


燕影动归翼,蕙香销故丛。

秋色关河外,秋声天地间。


壮士感此时,朝镜凋朱颜。


一身寄空谷,万里梦天山。

会稽八月秋始凉,梧桐叶落覆井床。
月明缟树绕惊鹊,露下湿草啼寒螀。


丈夫行年过六十,日月虽短志意长。

秋堂露气清,萧爽入毛骨。


葛裯耿无寐,坐待山月没。


湿萤飞不起,熠熠依衰草。

南山射虎漫豪雄,投老还乡一秃翁。


世味扫除和蜡尽,生涯零落并锥空。


秋惊蠹叶凋残绿,病著衰颜失旧红。

西风繁杵捣征衣,客子关情正此时。


万事从初聊复尔,百年彊半欲何之。


画堂蟋蟀怨清夜,金井梧桐辞故枝。

庭晚初辨色,林秋微有声。


槿衰犹强笑,莲迥却多情。


檐燕归心动,韝鹰俊气生。

一丘常欲卧,三径苦无资。


北土非吾愿,东林怀我师。


黄金燃桂尽,壮志逐年衰。

不见两谪仙,长怀倚修竹。


行绕紫极宫,明珠得盈掬。


平生人欲杀,耿介受命独。

今岁五十二,岂为年少人。


荷凉欣暑退,蝉苦怨秋新。


澹虑翻成感,雕诗不着尘。

平生畏长夏,一念愿清秋。

如何遇秋至,不喜却成愁。

书册秋可读,诗句秋可搜。

秋晓寒可忍,秋夕永难度。


青灯照书册,两眼如隔雾。


掩卷却孤坐,块然与谁语。

隤照趣夕黯,孤灯启宵明。


老夫倦欲睡,似醉复如醒。


寸心无寸恨,坦如江海清。

盥漱已云毕,危坐正冠衣。


揽镜忽见我,不识我为谁。


自倚身尚强,不悟年已衰。

昨扇犹午携,今裳觉晨单。


起来且复卧,未敢窥柴关。


不知病至此,为复老使然。

病中一刻抵三秋,况见西风再树头。


老去能禁几回病,秋来不为别人愁。


书帷梦觉疑僧榻,竹户凉侵似客舟。

旧不悲秋只爱秋,风中吹笛月中楼。


如今秋色浑如旧,欲不悲秋不自由。

临晓睡偏重,不知窗已明。


高梧下清露,宿鸟有寒声。


愁岂关须事,秋来添雪茎。

南国初凉日,东吴欲尽头。

露荷幽馥晓,云日澹光秋。

也爱西风爽,其如半老休。

首夏辞旧国,穷秋卧滁城。


方如昨日别,忽觉徂岁惊。


高阁收烟雾,池水晚澄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