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独倚春寒掩夕霏,清露泣铢衣。
玉箫吹梦,金钗画影,悔不同携。

刻残红烛曾相待,旧事总依稀。

莺未老。


花谢东风扫。


秋千人倦彩绳闲,又被清明过了。

今朝春气寒,自问何所欲。


酥暖薤白酒,乳和地黄粥。



岂惟厌馋口,亦可调病腹。

滔天来洚水,震瓦战昆阳。


此敌犹能御,春寒不可当。

海棠花入燕泥干,梅子枝头已带酸。


老去懒寻年少梦,春分不减社前寒。


著书敢望垂千载,嗜酒犹须隐一官。

春寒已解忽复作,病思不堪当语谁。


青灯荧荧耿欲灭,残雨滴滴休无期。


故人已死梦中见,壮志未忘心自知。

冉冉年华过上元,梅花如雪照江村。


云归翠窦初收雨,人怕清寒懒出门。


香烬已残炉未冷,客谈方剧酒重温。

高楼坠绿珠,恶客碎珊瑚。


未抵春寒夜,贫翁丧故襦。

故岁无多雪,新春乃尔寒。


柴车归里社,茅舍老江干。


客熟沽醨啜,孙痴索饭抟。

渔艇水流去,柴门风自开。


馀寒为醉地,多病作慵媒。


莎草锄还出,鸥群去复来。

东风吹云海天黑,饥龙冻云雨不滴。


嗔雷隐隐愁烟白,宿露无光瑶草寂。


东皇染花满春国,天为花迷借春色。

春风满地月如霜,拂晓钟声到景阳。


花底裌衣朝宿卫,柳边新火起严妆。


冰残玉甃泉初动,水涩铜壶漏更长。

青烟漠漠雨纷纷,水殿西廊北苑门。


已著单衣犹禁火,海棠花下怯黄昏。

风日晴暄一并来,桃花告报李花开。


待君减尽衣裘了,夜半春寒特地回。

峭寒穿屋透衣裘,欺得诗人两鬓秋。


从此莫教三日暖,花开花落却成愁。

春寒尽解粟人肤,敢傍吾侪酒盏无。


雨里杏花如半醉,抬头不起索人扶。

十载江湖今又归,朝鸡不许夙兴迟。


每闻扑鹿初鸣处,正是䰒松好睡时。


病眼生憎红蜡烛,晓光未到碧桃枝。

几丝微雨噀前山,半点轻寒健牡丹。


只道一春晴较少,到它晴了是春残。

阵阵风寒树树斜,不容老子出檐牙。


绣帘半卷门偏启,深倚胡床远看花。

太乙祠灯罢,甘泉荐鬯回。


青阳孟月启,华晷上春催。


温树花全敛,曲池冰不开。

寒透水边沙际。
暖在花心叶底。
扫雪楼台,收灯庭院,向晚朱门闭。

重裘逢二月,神手步芳林。


残雪有余色,百花无竞心。


踏青苔影薄,禁火客愁深。

碧纱窗外北风多,镇日轻寒可奈何。


岁月无情人自老,江山如故客重过。


桃花深院飘红雨,杜若芳洲泛绿波。

东风消尽山头雪,和气挽回天下春。


笑杀堤边千树柳,才舒青眼便窥人。

别离惊岁换,老病怯春寒。


脱帻拥衾卧,移书就枕看。


暗将归计卜,聊把客怀宽。

二月巴陵日日风,春寒未了怯园公。


海棠不惜胭脂色,独立蒙蒙细雨中。

春昼自阴阴,云容薄更深。


蝶寒方敛翅,花冷不开心。


亚树青帘动,依山片雨临。

百艺惟诗老始工,未应冻死杜陵翁。


耸肩偏怯春衣薄,曝背尤贪晓日红。


草鼓暖于狨坐子,蒲龛清似肉屏风。

拨尽寒灰转凛然,抛书数息暖丹田。


蛩吟近作胜前作,鲸吸今年减去年。


薄粥聊糊鲁公口,重裘犹耸孟生肩。

东皇太乙漫行春,无赖封姨未霁嗔。


薄酒不红皱靴面,湿薪难直曲钩身。


埋腰健羡单传者,堕指深惭远戍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