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苦雨何时止,微云又作阴。


傍檐时小立,隐几复微吟。


枝重残红湿,堤平涨绿深。

檐瓦萧萧雨势疏,寂寥官舍与君俱。


身遭锁闭如鹦鹉,病识阴晴似鹁鸪。


年少自愁花烂熳,春寒偏著老肌肤。

芳草渡头微雨时,万株杨柳拂波垂。


蒲根水暖雁初浴,梅径香寒蜂未知。


辞客倚风吟暗淡,使君回马湿旌旗。

城云如梦柳僛僛,野水横来强满池。


九十日春浑得雨,故应留润作花时。

对宿烟收,春禽静,飞雨时鸣高屋。
墙头青玉旆,洗铅霜都尽,嫩梢相触。
润逼琴丝,寒侵枕障,虫网吹粘帘竹。

春雨如毛又似埃,云开还合合还开。


怪来春晚寒如许,无赖桐花领取来。

无计奈何春日长,宰予介绍谒羲皇。


蚁才问阵天又雨,蜂欲舂粮花政香。

昨日晴暄尽十分,无端寒湿复今晨。


苍颜华发差排老,急雨颠风屏当春。


只有观书堪遣日,从来病眼不如人。

万类欣欣一老悲,物华岂是不佳时。


病夫自与春无分,好景非于我独遗。


花底报来开已闹,雨中过了更曾知。

向来一旱鬓成丝,敢道新年雨脚垂。


未必催诗真强管,端令学稼失愁思。


只今且莫倾三峡,此后时须示一犁。

春雨足,染就一溪新绿。
柳外飞来双羽玉,弄晴相对浴。


楼外翠帘高轴,倚遍阑干几曲。

春雨掩柴扉,勾芒力尚微。


润通瓜蔓水,寒透木绵衣。


大泽龙蛇远,空林鸟雀稀。

昨夜一霎雨,天意苏群物。


何物最先知,虚庭草争出。

久遭客禁往还稀,风雨萧条只自知。


春色有情犹入眼,客愁无赖巧侵眉。


山僧寄语收茶日,野老留人供社时。

花尽春犹冷,羁心只自惊。


孤莺啼永昼,细雨湿高城。


扰扰成何事,悠悠送此生。

愁阴沴阳景,孟春犹苦寒。


腾云涌岩岫,落雪蔽江干。


街衢溢黄潦,井谷生狂澜。

一雨如膏五日泥,长烟不散草萋萋。


殷勤分付墙边柳,为捣流莺自在啼。

翠麦黄花烂熳春,苍颜皓首别离人。


相看一笑浑成梦,又见汀洲老白蘋。

春雨和风细细来,园林取次发枯荄。


古墙芳草无生处,一滴还成一点苔。

江馆维舟为庾公,暖波微渌雨蒙蒙。


红桥迤逦春岩下,朱旆联翩晓树中。


柳滴圆波生细浪,梅含香艳吐轻风。

和州昔有贤从事,今作东阳父母官。


百里望风皆畏易,四郊得雨及时难。


秋成有望米价减,水满不争民业安。

柳丝长短。
约住春阴人意懒。
夜雨凄凄。

蛟龙上汉鱼潜动,梁栋生云燕未知。


风点稍闻寒瓦急,玉条初向画檐垂。


何郎夜听应逢句,谢朓朝观必有诗。

春雨固多喜,虽多安得愁。


既能勒花苞,又解滋耕畴。


池添痕痕涨,渠有细细流。

年年泼火雨,苦作清明寒。


梨花犹半绽,塘水已迷漫。


愁看日更永,冷漏夜未阑。

春雨

怪连宵、暗风吹雨,伤心事竟如许。
啼衫不恨分飞早,只恨论心何暮。
溪畔路。

廉纤小雨作春愁,吹湿长云漫不收。


架上酴醾浑着叶,眼明新见小花头。

浪浪檐前雨,昼夜来不极。


青苔生空廊,蜗涎被四壁。


出门无所往,端居守笼翮。

春雨不肯晴,春云与地平。
柯山数椽屋,昼夜倾檐声。


阴沉人意恶,但愿醉不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