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返照斜初彻,浮云薄未归。

江虹明远饮,峡雨落馀飞。

凫雁终高去,熊罴觉自肥。

幕府秋风日夜清,澹云疏雨过高城。


叶心朱实看时落,阶面青苔先自生。


复有楼台衔暮景,不劳钟鼓报新晴。

高唐暮冬雪壮哉,旧瘴无复似尘埃。


崖沈谷没白皑皑,江石缺裂青枫摧。



南天三旬苦雾开,赤日照耀从西来。

圃畦新雨润,愧子废锄来。


竹杖交头拄,柴扉隔径开。


欲栖群鸟乱,未去小童催。

村晚惊风度,庭幽过雨沾。


夕阳薰细草,江色映疏帘。


书乱谁能帙,杯乾可自添。

深居俯夹城,春去夏犹清。


天意怜幽草,人间重晚晴。


并添高阁迥,微注小窗明。

雪尽冰消敛积威,参差碧瓦带斜晖。


土膏渐释人东作,天气初和雁北归。


小阁金船尝腊酒,华堂银烛制春衣。

暑雨初收白帝城,小荷新竹夕阳明。


十年尘土青衫色,万里江山画角声。


零落亲朋劳远梦,凄凉乡社负归耕。

今年秋多阴,殊未决丰歉。


时时云一片,复作雨数点。


晚来晴颇牢,天宇碧如染。

雪云吹尽木阴移,正是先生曳杖时。


老㹀行将新长犊,空桑卧出寄生枝。


医翁暮过囊探药,筮叟晨占手布蓍。

汤沐身轻念出游,近春原野霁烟浮。


楼阴雪在玉三寸,云罅月生银一钩。


穷巷客稀常足睡,暮年诗退不禁愁。

水声㶁㶁赴回塘,帘影疏疏绕四廊。


静院数杯倾白堕,幽窗一枕梦清湘。


润侵书笥深防蠹,暖彻衣篝剩得香。

鱼复城边夕照红,物华偏解恼衰翁。


巴莺有恨啼芳树,野水无情入故宫。


许国渐疏悲壮志,读书多忘愧新功。

雨如尘点送新凉,云作鱼鳞衬夕阳。


蓬户清闲贫亦好,笋舆安稳病何伤。

中年苦肺热,剩喜见新霜。


登览江山美,经行草树荒。


堂空响棋子,盏小聚茶香。

雨馀残日入疏篱,变化相乘乃尔奇。


千嶂暮云收尽后,一年秋暑洗空时。


如山酒券不相贷,隔巷衣砧如许悲。

天沉四山黑,池涨百泉黄。


苦湿欲千里,愿晴非一乡。


扫除供晚色,洗刷放秋光。

山行十日雨沾衣,幕阜峰前对落晖。


野水自添田水满,晴鸠却唤雨鸠归。


灵源大士人天眼,双塔老师诸佛机。

日光射雪雪透红,雪光射日日吐虹。


何人铸银作大地,万象都入银光中。


诗翁两眼老病里,爱看晚晴聊仰视。

先生老态似枯禅,解后东风也欲颠。


才雨便晴寒便暖,四时佳处是春天。

风收点滴晓檐声,云放朦胧晚日明。


杨柳染丝才喜雨,梅花泣玉却祈晴。

霜熟寒轻际晚时,帘间过影一鸦归。


夕阳端与谁为地,只照游尘絮样飞。

冷落杯盘下箸稀,今年淮白较来迟。


异乡黄雀真无价,稍暖琼酥不得时。

只知逐胜忽忘寒,小立春风夕照间。


最爱东山晴后雪,软红光里涌银山。

群山雪不到新晴,多作泥融少作冰。


最爱东山晴后雪,却愁宜看不宜登。

朝晴遣我看芗林,顷刻浮云万里阴。


拂袖凌风三十里,依然寒日照长吟。

飞云极目疑梅岭,落日回头梦橘洲。


从此不愁东路永,只应西望转悠悠。

小孤山下晚波恬,妥堕青鬟玉镜奁。


借与彭郎作眉样,西南初月正尖纤。

客心豁初霁,霁色暝玄灞。


西向看夕阳,曈曈映桑柘。


二贤诚逸足,千里陪征驾。

玉斧修成宝月团。
月中仍有女乘鸾。
钗横鬓乱不胜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