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孤帆远浦暮云低,海祲遥连望眼迷。


滴尽春愁三日雨,叫残香梦五更鸡。


喜看赤日经黄道,却爱青山转碧溪。

细雨霏微六月残,青萍有客扣柴栏。


据床野老呼难醒,绕屋歌儿声更欢。


总有相思连夜发,更疑解语晓风寒。

圣治于今天地宽,危岑何事尚名关?


客中幞被因秋薄,月下禅钟入梦闲。


寒水绕溪喧古树,睛烟破曙满空山。


平生却遣群鸥笑,一片孤忠两鬓斑。

一团晴雪乱阶除,雨后名花入眼疏。

春拥油幢出远山,十年三到白河湾。

结束远从征,辞家已百程。


欲疲东海骑,渐老朔方兵。


井邑财应竭,藩篱势未成。

倚危阑、半阴斜日,野云窗外飞起。
山楼乍满西风冷,襟袖暗沾烟水。
云际里。

鹦鹅湾头秋水,鲇鱼关外西风。
崇山峻岭几多重。
归路斜阳相送。

旧梦天游,倚晴空、犹是当年楼阁。
绣户绮窗,蛛丝暗牵帘幕。
纵横薜荔缘阶,隐幽径、兔葵燕麦。

冰雪肌肤裹绛纱。
者般滋味产天涯。
二十七年风景变。

偕老刚符百十龄,相期白首影随形。


无端骨肉分三地,遥比河梁隔两星。


莲子房深空见薏,桃花浪急易飘萍。

敢将梁案举眉齐,家室苍茫感仳离。


度岭芒鞋浑入梦,支床蓬鬓强临歧。


剧怜草长莺飞日,正是鸾飘凤泊时。

木叶落时节,旅人初梦惊。


钟才枕上尽,事已眼前生。


吟发不长黑,世交无久情。

云岩四月野棠开,无数清阴覆绿苔。


意到不嫌山近郭,春归聊与客登台。


芳坟谁识真娘墓,水品曾遭陆羽来。

天上楼台白玉堂,白头来作秘书郎。


退朝每傍花枝入,儤直遥闻刻漏长。


铃索萧闲青琐静,词头烂熳紫泥香。

檀口星眸,艳如桃李情柔惠。
据我心里。
不肯相抛弃。

朱门深掩,摆荡春风,无情镇欲轻飞。
断肠如雪,撩乱去点人衣。
朝来半和细雨,向谁家、东馆西池。

柳黄未结。
放嫩晴消尽,断桥残雪。
隔水人家,浑是花阴,曾醉好春时节。

记凝妆倚扇,笑眼窥帘,曾款芳尊。
步屧交枝径,引生香不断,流水中分。
忘了牡丹名字,和露拨花根。

隐隐烟痕轻注。
拂拂脂香微度。
十二小红楼,人与玉箫何处。

望花外、小桥流水,门巷愔愔,玉箫声绝。
鹤去台空,佩环何处弄明月。
十年前事,愁千折、心情顿别。

西风暗剪荷衣碎,柔丝不解重缉。
荒烟断浦,晴晖历乱,半山摇碧。
悠悠望极。

云隐山晖,树分溪影,未放妆台帘卷。
篝密笼香,镜圆窥粉,花深自然寒浅。


正人在、银屏底,琵琶半遮面。

野鹃啼月,便角巾还第。
轻掷诗瓢付流水。
最无端、小院寂历春空,门自掩,柳发离离如此。

一白受春知。
独爱老来,疏瘦偏宜。
古月黄昏,许松竹相依。

月落夜正黑,风起庭槐端。


窗间星动摇,枕上人寤叹。


所叹吹阴云,苦热弥不欢。

在昔梁惠王,筑台聚歌吹。


笙箫无复闻,黄土化珠翠。


当时秦兵强,今亦归厚地。

夜坐弹玉琴,琴韵与指随。


不辞再三弹,但恨世少知。


知公爱陶潜,全身衰弊时。

明经与进士,皆欲取公卿。


自是俗儒陋,非于吾道轻。


昔由羔雁聘,今乃草莱并。

子厚论钟乳,要若鹅翎筒。


安取啖枣栗,谓相出山东。


所产有所美,慎勿凭村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