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子美忽已死,圣俞舍吾南。


嗟吾譬驰车,而失左右骖。


勍敌尝压垒,羸兵当戒严。

庭树忽改色,秋风动其枝。


物情未必尔,我意先已悽。


虽恐芳节谢,犹忻早凉归。

谁谓田家苦,田家乐有时。
车鸣缫白茧,麦熟啭黄鹂。


田家此乐几人知,幸独知之未许归。

余生本羁孤,自少已非壮。
今而老且病,何用苦惆怅。


误蒙三圣知,贪得过其量。

六月京师暑雨多,夜夜南风吹芡嘴。


凝祥池锁会灵园,仆射荒陂安可拟。


争先园客采新苞,剖蚌得珠从海底。

钟子忽已死,伯牙其已乎。


绝弦谢世人,知音从此无。


瓠巴鱼自跃,此事见于书。

夜半群动息,有风生树端。


飒然飘我衣,起坐为长叹。


苦暑君勿厌,初凉君勿欢。

吾爱陶靖节,有琴常自随。


无弦人莫听,此乐有谁知。


君子笃自信,众人喜随时。

兴来笔力千钧劲,酒醒人间万事空。


苏梅二子今亡矣,索寞滁山一醉翁。

诗篇自觉随年老,酒力犹能助气豪。


兴味不衰惟此尔,其馀万事一牛毛。

两京平日接英髦,不独诗豪酒亦豪。


休把青铜照双鬓,君谟今已白刁骚。

老来何与青春事,闲处方知白日长。


自恨乞身今未得,齿牙浮动鬓苍浪。

雪压枯条脉未抽,春寒憀慄作春愁。


却思绿叶清阴下,来此曾闻黄栗留。

行殿峨峨出绿槐,琳房芝阙耸崔嵬。


管弦飘落人间去,幢节疑从天上来。


基业百年传圣子,黔黎四纪乐春台。

闰后春深雪始销,东风凌铄势方豪。


阳生草木黄泉动,冰破江湖白浪高。


未报国恩嗟病骨,可怜身事一渔舠。

南宫官舍苦萧条,常忆群居接俊寮。


古屋醉吟灯艳艳,画廊愁听雨萧萧。


残春共约无虚掷,一岁那知忽复销。

曲栏高柳拂层檐,却忆初栽映碧潭。


人昔共游今孰在,树犹如此我何堪。


壮心无复身从老,世事都销酒半酣。

庠序制犹阙,乡闾教不行。


古于经学政,今也艺虚名。


来者益可鄙,待之因愈轻。

旌旆晓悠悠,行惊岁已遒。


霜云依日薄,野水带冰流。


富庶齐三服,山川禹九州。

喧喧谁暇听歌讴,浪绕春潭逐彩舟。


争得心如汝无事,明年今日更来游。

寥落故人宅,重来身已亡。


古苔残墨沼,深竹旧书堂。


秋色池馆静,雨声云木凉。

一片宫墙当道危,行人为尔去迟迟。


筚圭苑里秋风后,平乐馆前斜日时。


锢党岂能留汉鼎,清谈空解识胡儿。

宛溪垂柳最长枝,曾被春风尽日吹。


不堪攀折犹堪看,陌上少年来自迟。

开元天子万事足,唯惜当时光景促。


三乡陌上望仙山,归作霓裳羽衣曲。


仙心从此在瑶池,三清八景相追随。

当初造曲者为谁,说得思乡恋阙时。


沧海西头旧丞相,停杯处分不须吹。

凄凉同到故人居,门枕寒流古木疏。


向秀心中嗟栋宇,萧何身后散图书。


本营归计非无意,唯算生涯尚有馀。

昔日股肱守,朱轮兹地游。


繁华日已谢,章句此空留。


蔓草佳城闭,故林棠树秋。

死且不自觉,其馀安可论。


昨宵凤池客,今日雀罗门。


骑吏尘未息,铭旌风已翻。

吾王昔游幸,离宫云际开。


朱旗迎夏早,凉轩避暑来。


汤饼赐都尉,寒冰颁上才。

大钧播群物,零茂归自然。


默定既有初,不为智力迁。


籞寇导其流,仲任派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