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亭亭孤竹首阳薇,不遣淩烟绘夕晖。
欲雨江天还出日,春风无梦老渔矶。
楚怀未尽又吴差,南北惊涛落日斜。
一上扁舟千万里,何须博望问仙槎。
江泽悲歌遍楚声,美人迟暮怅孤生。
九歌岂尽三闾曲,悒悒人心自不平。
世间萧艾莫终朝,开到幽兰香不消。
不信大夫能有术,千人流泪万人招。
绿艾青菖风雨忙,维舟击楫酒人傍。
清歌窈渺争华满,欲话当年恐断肠。
天地繇来气主张,未开未辟道难量。
若教苍昊能搏捖,肯使伊人御瘴乡。
君自灵均遇不均,当年正则与谁邻。
可知只手网常事,枯木多风愁杀人。
争麾龙舸涉奔洪,两岸云旗欲蔽空。
一幅郢烟千古怨,永怀都在碧波中。

船上看山如走马,倏忽过去数百群。


前山槎牙忽变态,后岭杂沓如惊奔。


仰看微径斜缭绕,上有行人高缥缈。

缩颈夜眠如冻龟,雪来惟有客先知。


江边晓起浩无际,树杪风多寒更吹。


青山有似少年子,一夕变尽沧浪髭。

江月照我心,江水洗我肝。


端如径寸珠,堕此白玉盘。


我心本如此,月满江不湍。

木兰之枻沙棠舟,玉箫金管坐两头。


美酒樽中置千斛,载妓随波任去留。


仙人有待乘黄鹤,海客无心随白鸥。

奇峰出奇云,秀木含秀气。


清宴皖公山,巉绝称人意。


独游沧江上,终日淡无味。

餐霞卧旧壑,散发谢远游。


山蝉号枯桑,始复知天秋。


朔雁别海裔,越燕辞江楼。

心爱名山游,身随名山远。


罗浮麻姑台,此去或未返。


遇君蓬池隐,就我石上饭。

待月月未出,望江江自流。


倏忽城西郭,青天悬玉钩。


素华虽可揽,清景不可游。

吴江女道士,头戴莲花巾。

霓衣不湿雨,特异阳台云。

足下远游履,凌波生素尘。

霜落江始寒,枫叶绿未脱。


客行悲清秋,永路苦不达。


沧波眇川汜,白日隐天末。

南船正东风,北船来自缓。


江上相逢借问君,语笑未了风吹断。



闻君携伎访情人,应为尚书不顾身。

汉求季布鲁朱家,楚逐伍胥去章华。


万里南迁夜郎国,三年归及长风沙。


闻道青云贵公子,锦帆游戏西江水。

汉水波浪远,巫山云雨飞。

东风吹客梦,西落此中时。

觉后思白帝,佳人与我违。

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


老去诗篇浑漫与,春来花鸟莫深愁。


新添水槛供垂钓,故着浮槎替入舟。

江上日多雨,萧萧荆楚秋。


高风下木叶,永夜揽貂裘。


勋业频看镜,行藏独倚楼。

寒城朝烟澹,山谷落叶赤。

阴风千里来,吹汝江上宅。

鹍鸡号枉渚,日色傍阡陌。

伐竹为桥结构同,褰裳不涉往来通。


天寒白鹤归华表,日落青龙见水中。


顾我老非题柱客,知君才是济川功。

把烛成桥夜,回舟坐客时。


天高云去尽,江迥月来迟。


衰谢多扶病,招邀屡有期。

江上何人夜吹笛,声声似忆故园春。


此时闻者堪头白,况是多愁少睡人。

江花已萎绝,江草已消歇。


远客何处归,孤舟今日发。


杜鹃声似哭,湘竹斑如血。

大江深处月明时,一夜吟君小律诗。


应有水仙潜出听,翻将唱作步虚词。

久贮沧浪意,初辞桎梏身。


昏昏常带酒,默默不应人。


坐稳便箕踞,眠多爱欠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