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送君应典鹔鹴裘,凭仗千钟洗别愁。


脱帽风流馀长史,埋轮家世本留侯。


子河骏马方争出,昭义疲兵得少休。

别时暮雨洛桥岸,到日凉风汾水波。


荀令见君应问我,为言秋草闭门多。

谁能淮上静风波,闻道河东应此科。


不独文词供奏记,定将谈笑解兵戈。


泥埋剑戟终难久,水借蛟龙可在多。

闻驻行春旆,中途赏物华。


缘忧武昌柳,遂忆洛阳花。


嵇鹤元无对,荀龙不在夸。

洒砌听来响,卷帘看已迷。


江间风暂定,云外日应西。


稍稍落蝶粉,班班融燕泥。

八音与政通,而文章与时高下。
三代之文,至战国而病,涉秦、汉复起。
汉之文,至列国而病,唐兴复起。

忆守姑苏日,见君已惊人。


翩翩幕中画,落落席上珍。


强记及敏力,一一精如神。

晋水千庐合,汾桥万国从。


开唐天业盛,入沛圣恩浓。


下辇回三象,题碑任六龙。

揽辔都城风露秋,行台无妾护衣篝。


虎头妙墨能频寄,马乳蒲萄不待求。


上党地寒应强饮,两河民病要分忧。

家在江东不系怀,爱民忧国有从来。


月斜汾沁催驿马,雪暗岢岚传酒杯。


塞上金汤惟粟粒,胸中水镜是人材。

头白书林二十年,印章今领晋山川。


紫参可掘宜包贡,青铁无多莫铸钱。


劝课农桑诚有道,折冲樽俎不临边。

归去新战胜,盛名人共闻。


乡连渭川树,家近条山云。


夫子能好学,圣朝全用文。

薛侯故乡处,五老峰西头。


归路秦树灭,到乡河水流。


看君马首去,满耳蝉声愁。

弦管声停笑语阗,清尊促坐小阑前。


已疑月避张灯夜,更似花输舞雪天。


玉蕊禁春如我瘦,银釭当夕为君圆。

山庄水色变轻苔,并骑亲看万树回。


容鬓差池梅欲笑,韶光约略柳先催。


丝长偏待春风惜,香暗真疑夜月来。

蘼芜新叶报芬芳,彩凤和鸾戏紫房。


已觉绮窗回淑气,还凭青镜绾流光。


参差旅鬓从花妒,错莫春风为柳狂。

珠帘从此不须开,又是兰闺梦景来。


画舫欲移先傍柳,游衫才拂已惊梅。


东郊金弹行相逐,南陌琼辀度几回。

鸣蚁古河东,川原势亦雄。


城荒吊华纳,山远问葱蒙。


玉箸埋天禄,银钩剥画虫。

唐代河东守,周朝圣历时。


土花封绿字,石发被金碑。


泣露麟犹卧,嘶风马自悲。

春初戎马掠河壖,属国仓皇不解鞍。


未免驱民馈边食,旋闻奉使辍郎官。


年高转觉精神胜,虑稳要令事业安。

不识平原太守,向来水北山人。
世间功业谩亏成。
华发萧萧满镜。

清冬和暖天,老钝昼多眠。


日爱闾巷静,每闻官吏贤。


寒菹供家食,腐叶宿厨烟。

晨登晋阳山,西北望云中。


大漠造瀚海,重关阻飞鸿。


昔为征戍场,今见车轨同。

帅阃诸藩上,元戎朔漠间。


天低焉邑塞,河入雁门关。


落日旌麾静,高风堡障闲。

河中形胜地,关塞接一胀。


白草连沙漠,黄河入晋阳。


老臣持黄钺,大阃壮金汤。

吴门风水各萍流,月满花开懒独游。


万里山川分晓梦,四邻歌管送春愁。


昔年顾我长青眼,今日逢君尽白头。

长剑高歌换素衣,君恩未报不言归。


旧精鸟篆谙书体,新授龙韬识战机。


万里往来征马瘦,十年离别故人稀。

重持使者节,北上太行行。


未注螭头笔,来赒塞下兵。


朱轓邦伯至,黄绶县官迎。

柳翣丧容盛,江山故国遥。


清时独长往,何日重来朝。


事与秋云断,荣如晓梦消。

璿玑敷帝命,金节护边兵。


尽付将军制,真为儒者荣。


扶摇方上击,蒙汜忽西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