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宝云楼阁闹千门,林静初无一鸟喧。


闭户莫教风扫地,卷帘疑有月临轩。


水光潋滟犹浮碧,山色空蒙已敛昏。

路转山腰足未移,水清石瘦便能奇。


白云自占东西岭,明月谁分上下池。


黑黍黄粱初熟候,朱柑绿橘半甜时。

推挤不去已三年,鱼鸟依然笑我顽。


人未放归江北路,天教看尽浙西山。


尚书清节衣冠后,处士风流水石间。

汉皇慈俭不开边,尚教千艘下濑船。


贪看艨艟飞斗舰,不知赑屃舞钧天。


故山西望三千里,往事回思二十年。

桑麻已零落,藻荇复消沉。


园宅在人境,岁时伤我心。


强穿南埭路,遥望北山岑。

絮飞春减不成年,老境同乘下濑船。


蓝尾忽惊新火后,遨头要及浣花前。


山西老将诗无敌,洛下书生语更妍。

我识南屏金鲫鱼,重来拊槛散斋馀。


还从旧社得心印,似省前生觅手书。


葑合平湖久芜漫,人经丰岁尚凋疏。

词源滟滟波头展,清唱一声岩谷满。

未容雪积句先高,岂独湖开心自远。

云山已作歌眉浅,山下碧流清似眼。

夜半幽梦觉,稍闻竹苇声。


起续冻折弦,为鼓一再行。


曲终天自明,玉楼已峥嵘。

北山非自高,千仞付我足。


西湖亦何有,万象生我目。


云深人在坞,风静响应谷。

田间决水鸣幽幽,插秧未遍麦已秋。
相携烧笋苦竹寺,却下踏藕荷花洲。

船头斫鲜细缕缕,船尾炊玉香浮浮。

城市不识江湖幽,如与蟪蛄语春秋。


试令江湖处城市,却似麋鹿游汀洲。



高人无心无不可,得坎且止乘流浮。

夏潦涨湖深更幽,西风落木芙蓉秋。


飞雪闇天云拂地,新蒲出水柳映洲。



湖上四时看不足,惟有人生飘若浮。

青山招不来,偃蹇谁怜汝?


岁晚太寒生,唤我溪边住。



山头明月来,本在天高处。


夜夜入青溪,听读《离骚》去。

翠浪吞平野。


挽天河、谁来照影,卧龙山下。


烟雨偏宜晴更好,约略西施未嫁。

青山非不佳,未解留侬住。


赤脚踏层冰,为爱清溪故。



朝来山鸟啼,劝上山高处。

不厌西丘寺,闲来即一过。


舟船转云岛,楼阁出烟萝。


路入青松影,门临白月波。

水清沙净见游鱼,槐柳阴阴五月初。


人似登仙惟火食,俗如太古欠巢居。


熟闻高卧常扃户,剩欲频来共荷锄。

税驾名园半日留,游丝飞蝶晚悠悠。


骤暄不为海棠计,长昼只添鹦鹉愁。


老去自惊诗酒减,客中偏觉岁时遒。

乞得身归喜满颜,柴门虽设不曾关。


无如梅作经年别,且就僧分半日闲。


樵斧晓穿云外去,钓船夜向月中还。

昨夜雨多溪水浑,不妨唤渡到西村。


出游始觉此身健,无食更知吾道尊。


药笈可赊山店酒,筇枝时打野僧门。

西湖二月游人稠,鲜车快马巷无留。


梨园乐工教坊优,丝竹悲激杂清讴。


追逐下上暮始休,外虽狂酲乐则不。

逢著园林即款扉,酌泉煮笋欲忘归。


杨花正与人争路,鸠语还催雨点衣。


古寺题名那复在,后生识面自应稀。

小雨重三后,馀寒百五前。


聊乘瓜蔓水,闲泛木兰船。


雪暗梨千树,烟迷柳一川。

雁思欲回宾,风声乍变新。
各携红粉伎,俱伴紫垣人。


水面波疑縠,山腰虹似巾。

桃李阴中五兄弟,扶将白发共传杯。


风吹一雁忽南去,空得平安书信回。

西园春色才桃李,蜂已成围蝶作团。


更欲开花比京洛,放教姚魏接山丹。

闸住清泉似镜平,闸开奔浪作潮声。


放开一板还收去,依旧穿沙绕石行。

树生石上土全无,只见青葱不见枯。


好在冷泉亭下水,为渠凭槛数游鱼。

家家砌下过清泉,寺寺云边占碧山。


走马来看已心醒,更教选胜住中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