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卜日家祭灶,牲肥酒香清。


分胙虽薄少,要是邻里情。


众起寿主人,一觥潋滟倾。

镜湖有隐者,莫知何许人。


出与风月游,居与猿鸟邻。


似生结绳代,或是葛天民。

仕如柳柳州,笺奏典仪曹。


君恩笃始终,赐骸老东皋。


历观亲党间,如我亦已遭。

郊居四十年,草木日夜长。


乔松已偃盖,稚松出蓁莽。


儒生学仁义,敢废自培养。

吾常慕昔人,石介与王令。


挑灯读其文,奋起失衰病。


吾徒宗六经,崇雅必放郑。

劲风东北来,茆屋吹欲裂。


出门有奇观,湖上千峰雪。


日高炊未具,岁晚衣百结。

成童入乡校,所愿为善士。


富贵本邂逅,不遇亦已矣。


生轻名义重,固守当以死。

汉祸始外戚,唐乱基宦寺。


小人计已私,颇复指他事。


公卿恬骇机,关河入危涕。

天下不难一,孰能凝使坚。


自古功已成,或散如飞烟。


惟唐用房魏,规模三百年。

二十游名场,最号才智下。


蹭蹬六十年,亦有茆一把。


典衣租黄犊,乘雨耕绿野。

行年过八十,形悴神则旺。


往来江湖间,垂老犹疏放。


沧波浩无津,天遣遂微尚。

隐书有三景,字字当力行。


寸地与尺宅,可以久汝生。


溯流归昆虚,坚守临长城。

稚川师郑君,才及一卷书。


书大仅如箸,度世盖有馀。


想其所论说,妙极轩昊初。

往者游青城,犹及二三老。


稽首出世师,数语穷至道。


妻子真弊屣,弃去恨不早。

万金筑华堂,千金教新音。


不知忧患场,著脚日愈深。


今人喜议古,后亦将议今。

往岁著朝衫,晨起事如汇。


告归卧孤村,枯淡有馀味。


闭门绝外慕,自谓真富贵。

我爱古竹枝,每歌必三反。


孤舟上荆巫,天末未觉远。


最奇扇子峡,恨不遂高遁。

仕宦五十年,所至不黔突。


取鱼固舍熊,挟兔那恨鹘。


退归息厌厌,谁敢书咄咄。

我生本江湖,岁月不可算。


采药游名山,所历颇萧散。


一逢巢居翁,见谓于我馆。

稽山翠入家家窗,此家清绝无与双。


丹葩绿树锦绣谷,清波白石玻璃江。


一堤茂草有眠犊,数掩短篱无吠尨。

君子亦有慕,不慕要路津。


君子亦有耻,不耻贱与贫。


风俗未唐虞,诗书非一秦。

巫山高,十二峰。
上有往来飘忽之猿猱,下有出没瀺灂之蛟龙,中有倚薄缥缈之神宫。


神人处子冰雪容,吸风饮露虚无中。

靓妆严饰曜金鸦,比兴难工漫百车。


水种所传清有骨,天机能织皦非花。


婵娟一色明千里,绰约无心熟万家。

清泠寒涧水,窈窕青山阿。


昔贤有幽尚,眷言此婆娑。


事往今几时,高轩绝来过。

玉龟山、阿母统群仙。
幽闲志萧然。
有金城千里,琼楼十二,紫翠霏烟。

采采东篱亦易寻,悠然见处孰知心。


心曾目送飞鸿否,谁不能近叔夜琴。

种松今世见松老,种菊常年见菊开。


十一月霜花欲槁,巾车岂可更迟回。

饮酒成诗二十篇,诗成多在菊花边。


秋英掇取枝头露,想见朝朝起卯前。

采采东篱迹易寻,悠然见处孰知心。


也曾目送飞鸿否,谁不能挥叔夜琴。

人间红叶去无踪,膏沐谁为百草容。


霜杰同时谥贞秀,抗衡惟许老蟠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