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旧喜看书今不看,且留双眼向孱颜。


从来作梦大槐国,此去藏身小玉山。


暮霭朝曦一生了,高天厚地两峰闲。

芙蓉着花已烂熳,浊酒弹琴聊少停。
数声别鹄隔江渚,一醉秋天空玉瓶。
况当宾客欲行迈,忍使风雨即飘零。
兰风荡丛薄,高宇日色静。
林迥泛春声,帘疏散清影。
褰裳石萝古,濯缨水花冷。
吴生阳羡溪头住,岁晏扁舟载雪归。
江上坐看双桨去,天边目送一鸿飞。
岂无稚子烧桐叶,知有幽人候水扉。

酒群花队,攀得短辕折。


谁怜故山归梦,千里莼羹滑。


便整松江一棹,点检能言鸭。

玉山高与阆风齐,玉水清流不贮泥。


何处更求回日驭,此中兼有上天梯。


珠容百斛龙休睡,桐拂千寻凤要栖。

骤雨新霁。
荡原野、清如洗。
断霞散彩,残阳倒影,天外云峰,数朵相倚。

小楼在何许,正在南溪上。

空蒙过钓船,断续闻渔唱。

征途苦偪仄,舒啸喜清旷。

辽东归老白襦裙,名字何堪遣世闻。


便谓与公长契阔,不知留语故殷勤。


诗章有便犹应寄,禄米无多切莫分。

东吴南垂楚北际,中央不合大如砺。


百滩千嶂自一川,清空不是人间世。


玉山先生携老禅,把茅结庵开小轩。

笋舆拾得小凉天,旋与开窗急卷帘。


十里轻云阁秋日,日光移在远峰尖。

头高尾下翠毵毵,却恐相传是妄谈。


十七里头徐老店,檐东道北北桥南。

相传石里两金鸡,不记胡商凿取时。


一只遭擒一飞去,至今月落不曾啼。

身行衢信两中间,夹路尖峰面面寒。


只道秋山似春笋,不知春笋似秋山。

赤日中涂绿树阴,肯将碧伞借行人。


片云忽在树头上,失却勋劳庇得身。

远峰隔水醒人心,一半斜阳一半阴。


仙子更衣晚妆束,紫茸领子翠毛衿。

村北村南水响齐,巷头巷尾树阴低。


青山自负无尘色,尽日殷勤照碧溪。

诸村不雨数旬馀,此地濒江万宝苏。


晚紫豆花初总角,早黄稻穗已长须。


回头金步野径远,当面玉山秋塔孤。

缫车香里过征衫,白茧黄丝两两三。


不是秋风上饶路,一生不信有冰蚕。

常山多清溪,玉山富乔木。


行色郁苍然,颇亦慰愁目。


梅花隔篱见,珑璁照茅屋。

胼胝深感昔人劳,百尺洪梁压巨鳌。


潮应三江天堑逼,山分两岸海门高。


溅空飞雪和天白,激石冲雷动地号。

家在故林吴楚间,冰为溪水玉为山。


更将旧政化邻邑,遥见逋人相逐还。

莫话南征,船头转、三千馀里。
未叹此、浮生飘荡,但伤佳会。
满眼青山芳草外,半篙碧水斜阳里。

小院清丽。
蜻蜓翼,空如水。
杨花门户,梨花院落,风漾金笼,蹁跹不止。

郭南云水佳,讼简野情发。


紫芝每相引,黄绶不能緤。


稍入石门幽,始知灵境绝。

霞景已斜照,烟溪方暝投。


山家归路僻,辙迹乱泉流。


野老采薇暇,蜗庐招客幽。

兹山自开辟,有此一泓泉。


姓自章而立,名因赵以传。


源从番水出,地与瑞峰连。

桃花含子怯风残,少妇捐生为所欢。


赵氏存孤较犹易,木兰替父不为难。


镜中玉靥迎刀碎,头上金钿照胆寒。

玉山宴坐移年月,锡杖承恩诣丹阙。


先朝亲与会龙华,紫禁鸣钟白日斜。


宫女焚香把经卷,天人就席礼袈裟。

青松在庭槛,乃受众目怜。


念彼岁寒枝,肯争桃李妍。


不如卧涧壑,岁久霜雪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