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红酥肯放琼瑶碎,探著南枝开遍未。


不知酝藉几多香,但见包藏无限意。



道人憔悴春窗底,闲拍阑干愁不倚。

青山不解乘云去,怕有愚公惊着汝。


人间踏地出租钱,借使移将无著处。



三星昨夜光移度,妙语来题桥上柱。

少年才把笙歌[角戔],夏日非长秋夜短。


因他老病不相饶,把好心情都做懒。



故人别后书来劝,乍可停杯彊吃饭。

琵琶亭畔多芳草,时对香炉峰一笑。


偶然重傍玉溪东,不是白头谁觉老。



补陀大士神通妙,影入石头光了了。

狂歌击碎村醪[角戔],欲舞还怜衫袖短。


心如溪上钓矶闲,身似道旁官堠懒。



山中有酒提壶劝,好语多君堪鲊饭。

有无一理谁差别,乐令区区浑未达。


事言无处未尝无,试把所无凭理说。



伯夷饥采西山蕨,何异捣齑餐杵铁。

客来底事逢迎晚?


竹里鸣禽寻未见。


日高犹苦圣贤中,门外谁酣蛮触战。



多方为渴泉寻遍,何日成阴松种满。

三三两两谁家女,听取鸣禽枝上语。


提壶沽酒已多时,婆饼焦时须早去。



醉中忘却来时路,借问行人家住处。

风前欲劝春光住,春在城南芳草路。


未随流落水边花,且作飘零泥上絮。



镜中已觉星星误,人不负春春自负。

瘦筇倦作登高去,却怕黄花相尔汝。


岭头拭目望龙安,更在云烟遮断处。



思量落帽人风度,休说当年功纪柱。

无心云自来还去,元共青山相尔汝。


霎时迎雨障崔嵬,雨过却寻归路处。



侵天翠竹何曾度,遥见屹然星砥柱。

人间反覆成云雨,凫雁江湖来又去。


十千一斗饮中仙,一百八盘天上路。



旧时「枫落吴江」句,今日锦囊无著处。

山行日日妨风雨,风雨晴时君不去。


墙头尘满短辕车,门外人行芳草路。



城南东野应联句,好记琅玕题字处。

往年巃嵸堂前路,路上人夸通判雨。


去年拄杖过瓢泉,县吏垂头民叹语。



学窥圣处文章古,清到穷时风味苦。

悠悠莫向文山去,要把襟裾牛马汝。


遥知书带草边行,正在雀罗门里住。



平生插架昌黎句,不似拾柴东野苦。

何人半夜推山去?


四面浮云猜是汝。


常时相对两三峰,走遍溪头无觅处。



西风瞥起云横渡,忽见东南天一柱。

江头一带斜阳树,总是六朝人住处。


悠悠兴废不关心,惟有沙洲双白鹭。



仙人矶下多风雨,好卸征帆留不住。

晚妆初了明肌雪,春殿嫔娥鱼贯列。


凤箫吹断水云间,重按霓裳歌遍彻。



临风谁更飘香屑,醉拍阑干情味切。

三年流落巴山道。
破尽青衫尘满帽。
身如西瀼渡头云,愁抵瞿塘关上草。

别后不知君远近,触目凄凉多少闷!渐行渐远渐无书,水阔鱼沉何处问?


夜深风竹敲秋韵,万叶千声皆是恨。
故攲单枕梦中寻,梦又不成灯又烬。

尊前拟把归期说,欲语春容先惨咽。
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


离歌且莫翻新阕,一曲能教肠寸结。

南园粉蝶能无数。
度翠穿红来复去。
倡条冶叶恣留连,飘荡轻于花上絮。

去时梅萼初凝粉。
不觉小桃风力损。
梨花最晚又凋零,何事归期无定准。

半辐霜绡亲手剪。
香染青蛾和泪卷。
画时横接媚霞长,印处双沾愁黛浅。

江南三月春光老。
月落禽啼天未晓。
露和啼血染花红,恨过千家烟树杪。

东风本是开花信。
及至花时风更紧。
吹开吹谢苦匆匆,春意到头无处问。

阴阴树色笼晴昼。
清淡园林春过后。
杏腮轻粉日催红,池面绿罗风卷皱。

檀槽碎响金丝拨。
露湿浔阳江上月。
不知商妇为谁愁,一曲行人留夜发。

湖边柳外楼高处。
望断云山多少路。
阑干倚遍使人愁,又是天涯初日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