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暮雨蒙阶砌。
漏渐移、转添寂寞,点点心如碎。
怨你又恋你。

引调得、甚今日心肠不恋家。
宁宁地、思量他,思量他。

两情各自肯,甚忙咱。

对景还销瘦。
被个人、把人调戏,我也心儿有。
忆我又唤我,见我嗔我,天甚教人怎生受。

试把花期数。
便早有、感春情绪。
看即梅花吐。

岁晏日南至,场圃靡所劳。


告成三务功,盈耳康衢谣。


鸦飞岭外陂,虹断林边桥。

黄云亘郊野,农力今有功。


兹乃民之天,治理根其中。


我虽未及粒,已觉饥肠充。

北陆展修晷,薰风荐微凉。
麦波浩无津,细路如桥梁。


溪光林樾润,雨气桑麻香。

日月底天庙,阳瘅土脉生。


习习协风来,颙颙众蛰惊。


农人服厥亩,薄言事春耕。

岁朝爆竹传自昔,吴侬政用前五日。


食残豆粥扫罢尘,截筒五尺煨以薪。


节间汗流火力透,健仆取将仍疾走。

乡村腊月二十五,长竿然炬照南亩。
近似云开森列星,远如风起飘流萤。


今春雨雹茧丝少,秋日雷鸣稻堆小。

吴台今古繁华地,偏爱元宵灯影戏。


春前腊后天好晴,已向街头作灯市。


叠玉千丝似鬼工,剪罗万眼人力穷。

除夕更阑人不睡,厌禳钝滞迎新岁。


小儿呼叫走长街,云有痴呆召人买。


二物于人谁独无,就中吴侬仍有馀。

春前五日初更后,排门然火如晴昼。

大家薪乾胜豆䕸,小家带叶烧生柴。

青烟满城天半白,栖鸟惊啼飞格磔。

除夜将阑晓星烂,粪扫堆头打如愿。


杖敲灰起飞扑篱,不嫌灰涴新节衣。


老媪当前再三祝,只要我家长富足。

除夕更阑人不睡,厌禳钝滞迎新岁。


小儿呼叫走长街,云有痴呆召人买。


二物于人谁独无,就中吴侬仍有馀。

质明奉祠今古同,吴侬用昏盖土风。


礼成废彻夜未艾,饮福之馀即分岁。


地炉火软苍术香,饤盘果饵如蜂房。

家家腊月二十五,淅米如珠和豆煮。

大杓轑铛分口数,疫鬼闻香走无处。

锼姜屑桂浇蔗糖,滑甘无比胜黄粱。

古传腊月二十四,灶君朝天欲言事。
云车风马小留连,家有杯盘丰典祀。


猪头烂热双鱼鲜,豆沙甘松粉饵团。

腊中储蓄百事利,第一先舂年计米。


群呼步碓满门庭,运杵成风雷动地。


筛匀箕健无粞糠,百斛只费三日忙。

春风吹晴杏花雨,东村西村鸣社鼓。


长旗翩翩导前路,乐舞于于成队伍。


冠带郎君颜貌古,插竹簪花相媚妩。

春又去,似别佳人幽恨积。
闲庭院,翠阴满,添昼寂。


一枝梅最好,至今忆。

北风如刀割寒骨,谷已成囷不仓猝。


任从密雪落交加,旋采乾薪烧榾柮。


锄犁满屋牛在牢,鹅鸭乱鸣鸡乱发。

秋风忽来鸣蟪蛄,豆叶半黄陂水枯。


织妇夜作露欲冷,社酒已熟人相呼。


坎坎击鼓坐林下,醉去自有儿童扶。

风生苹末莲香细。
新浴晚凉天气。
犹自倚朱阑,波面双双彩鸳戏。

春秧夏苗秋遂穫,官赋私逋都了却。


鸡豚社酒赛丰年,醉唱村歌舞村乐。


鼓笛有声无曲谱,布衫颠倒傞傞舞。

尺素自是高唐物,莹如秋水宜设色。


何人画此畎亩间,二三老人若相识。


茅屋萧条古树下,农务未殷牛在野。

略彴横溪曲。
映带短莎修竹。
傍岸谁家屋。

学秉犁锄,解下腰章,顿抛手板。
只悔回头晚。
肉眼共盲眼。

潺潺碧涧归田,山人自识山家趣。
开春阳动,土膏融暖,便修农务。
黄犊翻泥,青秧刺水,爱逢时雨。

天上语,散落随风,应会得。
星桥断驾,灵羽翩万翼。


一年容易过,又今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