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交亲不要苦相忧,亦拟时时强出游。


但有心情何用脚,陆乘肩舆水乘舟。

目昏思寝即安眠,足软妨行便坐禅。


身作医王心是药,不劳和扁到门前。

李君墓上松应拱,元相池头竹尽枯。


多幸乐天今始病,不知合要苦治无。

方寸成灰鬓作丝,假如强健亦何为。


家无忧累身无事,正是安闲好病时。

世间生老病相随,此事心中久自知。


今日行年将七十,犹须惭愧病来迟。

病中闻汝免来商,旅雁何时更着行。


远别不知官爵好,思归苦觉岁年长。


著书多暇真良计,从宦无功漫去乡。

病眼乱灯火,细书数尘沙。


君诗如秋露,净我空中花。


古语多妙寄,可识不可夸。

紫李黄瓜村路香,乌纱白葛道衣凉。


闭门野寺松阴转,攲枕风轩客梦长。


因病得闲殊不恶,安心是药更无方。

百尺长松涧下摧,知君此意为谁来。


霜枝半折孤根出,尚有狂风急雨催。

斋居卧病禁烟前,辜负名花已一年。


此日使君不强喜,早春风物为谁妍。


青衫公子家千里,白发先生杖百钱。

孤灯照影夜漫漫,拈得花枝不忍看。


白发攲簪羞彩胜,黄耆煮粥荐春盘。


东方烹狗阳初动,南陌争牛卧作团。

卧闻禅老入南山,净扫清风五百间。


我与世疏宜独往,君缘诗好不容攀。


自知乐事年年减,难得高人日日闲。

辞官不出意谁知,敢向清时怨位卑。


万事悠悠付杯酒,流年冉冉入霜髭。


策曾忤世人嫌汝,《易》可忘忧家有师。

近从章子闻渠说,苦道商人望汝来。


说客有灵惭直道,逋翁久没厌凡才。


夷音仅可通名姓,瘿俗无由辨颈腮。

龙钟三十九,劳生已强半。


岁暮日斜时,还为昔人叹。


今年一线在,那复堪把玩。

经旬卧斋阁,终日亲剂和。


不知雪已深,但觉寒无那。



飘萧窗纸鸣,堆压檐板堕。

贤愚相去,算其间能几。


差以毫厘缪千里。


细思量义利,舜蹠之分,孳孳者,等是鸡鸣而起。

声名少日畏人知,老去行藏与愿违。


山草旧曾呼远志,故人今又寄当归。



何人可觅安心法,有客来观杜德机。

曲几团蒲,记方丈、君来问疾。
更夜雨、匆匆别去,一杯南北。
“万事莫侵闲鬓发,百年正要佳眠食。

憔悴年来甚,萧条益自伤。


风威侵病骨,雨气咽愁肠。


夜鼎唯煎药,朝髭半染霜。

病身坚固道情深,宴坐清香思自任。


月照静居唯捣药,门扃幽院只来禽。


庸医懒听词何取,小婢将行力未禁。

水国多阴常懒出,老夫饶病爱闲眠。


三旬卧度莺花月,一半春销风雨天。


薄暮何人吹觱篥,新晴几处缚秋千。

低屏软褥卧藤床,舁向前轩就日阳。


一足任他为外物,三杯自要沃中肠。


头风若见诗应愈,齿折仍夸笑不妨。

刘桢病发经春卧,谢朓诗来尽日吟。


三道旧夸收片玉,一章新喜获双金。


信题霞绮缄情重,酒试银觥表分深。

顾我镜中悲白发,尽君花下醉青春。


不缘眼痛兼身病,可是尊前第二人。

亦知数出妨将息,不可端居守寂寥。


病即药窗眠尽日,兴来酒席坐通宵。


贤人易狎须勤饮,姹女难禁莫慢烧。

今朝枕上觉头轻,强起阶前试脚行。


膻腻断来无气力,风痰恼得少心情。


暖消霜瓦津初合,寒减冰渠冻不成。

右眼昏花左足风,金篦石水用无功。


不如回念三乘乐,便得浮生百病空。


无子同居草庵下,有妻偕老道场中。

同病病夫怜病鹤,精神不损翅翎伤。


未堪再举摩霄汉,只合相随觅稻粱。


但作悲吟和嘹唳,难将俗貌对昂藏。

有酒病不饮,有诗慵不吟。


头眩罢垂钩,手痹休援琴。


竟日悄无事,所居闲且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