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百重堆案掣身闲,一叶秋声对榻眠。


床下雪霜侵户月,枕中琴筑落阶泉。


崎岖世味尝应遍,寂寞山栖老渐便。

盼银河迢递,惊入夜,转清商。


乍西园蝴蝶,轻翻麝粉,暗惹蜂黄。


炎凉。

日月不相饶,节序昨夜隔。


玄蝉无停号,秋燕已如客。


平生独往愿,惆怅年半百。

山云行绝塞,大火复西流。


飞雨动华屋,萧萧梁栋秋。


穷途愧知己,暮齿借前筹。

袅袅檐树动,好风西南来。


红缸霏微灭,碧幌飘飖开。


披襟有馀凉,拂簟无纤埃。

露簟荻竹清,风扇蒲葵轻。


一与故人别,再见新蝉鸣。


是夕凉飙起,闲境入幽情。

下马柳阴下,独上堤上行。


故人千万里,新蝉三两声。


城中曲江水,江上江陵城。

独行独语曲江头,回马迟迟上乐游。


萧飒凉风与衰鬓,谁教计会一时秋。

五十衰翁发半华,犹能把酒醉天涯。


丝毫美政何曾有,惟把丰年赠汉嘉。

画檐鸣雨早秋天,不喜新凉喜有年。


眼里香粳三万顷,寄声父老共欣然。

短楫追凉十里来,夜深却御便风回。


离离蒲叶先秋老,袅袅蘋花带露开。


陌上歌呼簪稻穗,桥边灯火卖官醅。

绛阙清都侍宴还,天风摇佩夜珊珊。


月轮桂满蟾初冷,星渚桥空鹊尚闲。


一鹤每临云雨上,几人虚老市朝间。

天为新秋故作凉,海风吹雨入虚堂。


凉生庭树阴阴绿,润袭篝衣浥浥香。


杯泛鹅儿供小啜,碓舂云子喜新尝。

急雨鸣瓦沟,尖风入窗罅。


纱笼耿青灯,寂寂新秋夜。


谁言簿领中,乃复有此暇。

客疾无根莫浪忧,今朝扫尽不容留。


饭囊酒瓮非吾事,只贮千岩万壑秋。

束书不观万事休,谁令识字惹闲愁。


胸中作祟知何物,不是当年老督邮。

清泉白米山家有,盐酪犹从小市求。


寸步须扶本常事,细书妨读却闲愁。

八月吴中风露秋,子鹅可炙酒新篘。


老人病愈乡闾喜,处处邀迎共献酬。

小诗闲淡如秋水,病后殊胜未病时。


自剪矮笺誊断稿,不嫌墨浅字倾攲。

粥香可爱贫方觉,睡味无穷老始知。


要识放翁真受用,大冠长剑只成痴。

半饥半饱随时过,无客无书尽日闲。


童子贪眠呼不省,狸奴恋暖去仍还。

一枕鸟声残晓梦,半窗竹影弄新晴。


屏深室暖秋垂老,粥美蔬香疾渐平。

小诗苦思凭谁赏,绿酒盈尊每独倾。


老境情悰例如此,不须惆怅感馀生。

穷销壮岁功名志,病过新秋赏咏时。


自古世间如意少,天公宁肯为君私。

今年病老遂难禁,二竖奔逃岂易寻。


风雨三更僮仆睡,自持残烛检千金。

独立溪桥看落晖,残芜漠漠蝶飞飞。


从来泽国秋常晚,叹息衰翁已衲衣。

宋玉悲秋千载后,诗人例有早秋诗。


老夫自笑心如石,三日秋风漫不知。

九衢车马困炎曦,正是山中散发时。


秋近梧桐已摇落,阴生蟋蟀最先知。


稻陂水白宁忧旱,灶突烟青幸续炊。

北斗离离柄渐西,披衣出户听晨鸡。


岂惟蒲柳先摇落,坐觉风云已惨凄。


断简不妨重料理,清樽随处可提携。

良药扶衰抵万金,渐加糜粥辍呻吟。


溪风拂簟有秋意,山影半庭生夕阴。


薄俗只成惊老眼,幽居正得遂初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