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庭空日色静,楼迥钟声迟。


褐叟已争席,驯鸦更不疑。


同来复同去,竟别我为谁。

我思五柳翁,解作一生事。


得钱送酒家,便静寻山寺。


念我还如此,翁应会人意。

江梅香冷淡,开遍未全疏。


已有耐寒蝶,双飞上花须。


今夜严城角,肯留花在无。

三公未白发,十辈乘朱轮。


只取人看好,何益百年身。


但愿长今日,清樽对故人。

城南有佳园,风物迎马首。


但赏主人竹,不饮主人酒。


红日媚紫苔,轻风泛春柳。

渐嘉楼外花,嘉赏亭边柳。


作者归山丘,今春为谁有。


千秋万岁后,还复来游否。

不知鞍马倦,想见洲渚春。


清昼锁芳园,谁家停画轮。


高柳极有思,向风招游人。

雪霁草木动,春融烟景和。


嘉晨掩关坐,如此节物何。


同游得二子,晤对不在多。

送尔姑苏客,沧波秋正凉。


橘怀三个去,桂折一枝将。


湖上山当舍,天边水是乡。

香山老益窭,欲卖宅与田。


荆南赠春服,侍中送酒钱。


何如韦苏州,一日兼两贤。

暮风似箭复如刀,落照那能暖客袍。


天远地平城更阔,千寻玉塔尺来高。

垂近姑苏特转湾,盘门只隔柳行间。


望来望去何时到,且倚船窗看远山。

扬帆十日,正天风吹绿,江南万树。
遥望灵岩山下气,识有仙才人住。
一代词清,十年心折,闺阁无前古。

一叶漂摇扬子江,白云尽处是苏洋。


便如伍子当年苦,只少行头宝剑装。

嵯峨阊门北,朱旗散广川。


控带莽悠悠,惨淡陵风烟。

白云乖始愿,沧海有微波。


恋旧争趋府,临危欲负戈。


春归花殿暗,秋傍竹房多。

复拜东阳郡,遥驰北阙心。


行春五马急,向夜一猿深。


山过康郎近,星看婺女临。

春风何事远相催,路尽天涯始却回。


万里无人空楚水,孤帆送客到鱼台。

渐入云峰里,愁看驿路闲。


乱鸦投落日,疲马向空山。


且喜怜非罪,何心恋末班。

明月茫茫,夜来应照南桥路。
梦游熟处。
一枕啼秋雨。

谢客吟一声,霜落群听清。


文含元气柔,鼓动万物轻。


嘉木依性植,曲枝亦不生。

昨日到上方,片云挂石床。


锡杖莓苔青,袈裟松柏香。


晴磬无短韵,古灯含永光。

归雁归雁,饮啄江南南岸。
将飞却下盘桓,塞北春来苦寒。


苦寒苦寒寒苦,藻荇欲生且住。

渔父渔父,水上微风细雨。
青蓑黄箬裳衣,红酒白鱼莫归。


莫归莫归归莫,长笛一声何处。

不寄音书又隔年,因师问讯玉堂仙。


碧油早觉儒为贵,青海应无箭可传。


忆昔丝纶催唤仗,何时沙路听鸣鞭。

逍遥丘壑欲忘年,忽作风蝉蜕骨仙。


钟阜恰从三昧起,灵岩重要一灯传。


极知扫迹终无策,且与临岐快著鞭。

诗曰:


不识存亡妄逞能,吉凶祸福并肩行。


只知武士戡离乱,未许将军见太平。


自课赤心无谄屈,岂知天道不昭明。

古堤迎拜路,万里一帆前。


潮作浇田雨,云成煮海烟。


吏闲唯重法,俗富不忧边。

长安南下几程途,得到邗沟吊绿芜。


渚畔鲈鱼舟上钓,羡君归老向东吴。

满地寒风满面尘,荒烟白草旧通津。


晏安鸩毒俱亡国,可但西施解误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