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阳楼下树阴成,荷叶如钱水面平。
拂水柳花千万点,隔林莺舌两三声。
有时水畔看云立,每日楼前信马行。
万里莓苔地,不见驱驰踪。
唯开文字窗,时写日月容。
竹韵漫萧屑,草花徒织茸。
千峰映碧湘,真叟此中藏。
饭不着石吃,眉应似发长。
枫梩支酒瓮,鸐风落琴床。
昔年亟攀践,征马复来过。
信若山川旧,谁如岁月何。
蜀相吟安在,羊公碣已磨。
七月三日,将仕郎守、国子四门博士韩愈,谨奉书尚书阁下:
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,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;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,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。
莫为之前,虽美而不彰;莫为之后,虽盛而不传。
是二人者,未始不相须也,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;岂上之人无可援,下之人无可推欤?何其相须之殷,而相遇之疏也?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,不肯谄其上,上之人负其位,不肯顾其下,故高材多戚戚之穷,盛位无赫赫之光,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。
浊水污泥清路尘,还曾同制掌丝纶。
眼穿长讶双鱼断,耳热何辞数爵频。
银烛未销窗送曙,金钗半醉座添春。
合志同宗忆嗣清,寻盟继好感难兄。
关西伯起今夫子,后世子云重易经。
金薤银钩诒妙墨,貂裘玉札寄交情。
十年杀气盛,百万攻一城。
贼臣表逆节,胡骑忽纵横。
不敢淮南卧,来趋汉将营。
受辞瞻左钺,扶疾往前旌。
井税鹑衣乐,壶浆鹤发迎。
襄阳青山郭,汉江白铜堤。
谢公领兹郡,山水无尘泥。
铁马万霜雪,绛旗千虹霓。
谁言襄阳苦,歌者乐襄阳。
太守刘公子,千年未可忘。
刘公一去岁时改,惟有州南汉水长。
野鹰来,雄雉走。
苍茫荒榛下,毰毸大如斗。
鹰来萧萧风雨寒,壮士台中一挥肘。
蹉跎随泛梗,羁旅到西州。
举翮笼中鸟,知心海上鸥。
山光分首暮,草色向家秋。
此别诚堪恨,荆襄是旧游。
眼光悬欲落,心绪乱难收。
花木三层寺,烟波五相楼。
十年著脚走四方,胡不归来兮襄阳。
襄阳真是用武国,上下吴蜀天中央。
铜鞮坊里弓作市,八邑田熟麦当粮。
雨涩风悭夜向阑,粉花飘扑客衣单。
功名有分平吴易,贫贱无闻访戴难。
懒逐银杯行处马,静思玉鉴舞时鸾。
说襄阳、旧事重省。
记铜驼巷陌、醉还醒。
笑莺花别后,刘郎憔悴萍梗。
苍苍岘亭路,腊月汉阳春。
带雪半山寺,行沙隔水人。
王祥因就宦,莱子不违亲。
我行襄阳野,山色向人明。
何以洗怀抱,悠哉汉水清。
辽辽岘山道,千载几人行。
中外兼权社稷臣,千官齐出拜行尘。
再调公鼎勋庸盛,三受兵符宠命新。
商路雪开旗旆展,楚堤梅发驿亭春。
江亭寒日晚,弦管有离声。
从此一筵别,独为千里行。
迟迟恋恩德,役役限公程。
秋色江边路,烟霞若有期。
寺贫无利施,僧老足慈悲。
薜荔侵禅窟,虾蟆占浴池。
天寒发梅柳,忆昔到襄州。
树暖然红烛,江清展碧油。
风烟临岘首,云水接昭丘。
蔼蔼荆州几万家,竟持壶酒望高牙。
里儿尚唱铜鞮曲,耆旧争随画鹿车。
雄鸭绿头看汉水,肥鳊缩项出渔查。
荆州持大橘,亦自名黄柑。
忽得洞庭美,气味何可参。
遂生吴洲思,恨不羽翼南。
亭栏下望汉江水,净绿无风写镜明。
日脚穿云射洲影,槎头摆子出潭声。
樯帆落处远乡思,砧杵动时归客情。
昔辨荆州误,今为越叟迷。
黄甘与绿橘,正似珷玞圭。
幕府秋风事日生,参军匹马去兼程。
起为楚舞何其壮,吟退胡兵在此行。
且喜岘山碑有跋,不愁江表传无名。
丞相曾参督府谋,郎君今复赞边筹。
彼哉金谷饮长夜,去矣玉关防盛秋。
尺度岂能拘快士,功名断不在中州。
香阁临清汉,丹梯隐翠微。
林篁天际密,人世谷中违。
苔石衔仙洞,莲舟泊钓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