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蟹眼已过鱼眼生,飕飕欲作松风鸣。



蒙茸出磨细珠落,眩转绕瓯飞雪轻。



银瓶泻汤夸第二,未识古人煎水意。

竹头抢地风不举,文书堆案睡自语。

少年鞍马勤远行,卧闻龁草风雨声,见此忽思短策横。


十年髀肉磨欲透,那更陪君作诗瘦,不如芋魁归饭豆。


门前欲嘶御史骢,诏恩三日休老翁,羡君怀中双橘红。

病思萧条掩绿樽,闲坊寂历锁朱门。


故人别久难寻梦,远客愁多易断魂。


漫漫晚花吹瀼岸,离离春草上宫垣。

奚琴本出奚人乐,奚虏弹之双泪落。


抱琴置酒试一弹,曲罢依然不能作。


黄河之水向东流,凫飞雁下白云秋。

空庭得秋长漫漫,寒露入幕愁衣单。


喧喧人语已成市,白日未到扶桑间。


永怀所好却成梦,玉色仿佛开心颜。

屋东瓜蔓已扶疏,小石蓝花破萼初。


从此到寒能几日,风沙还见一年除。

萧萧疏雨吹檐角,噎噎暝蛩啼草根。


闲却荒庭归未得,一灯明灭照黄昏。

青灯照我梦城西,坐上传觞把菊枝。


忽忽觉来头更白,隔墙闻语趁朝时。

咫尺淹留可奈何,东西虚共一姮娥。


阶前枣树应摇落,此夜清光得几多。

白发无聊病更侵,移床卧竹向秋阴。


朝来雁背西风急,吹折江湖万里心。

少时操笔坐中庭,子墨文章颇自轻。


圣世选材终用赋,白头来此试诸生。

病夫中岁屏杯杓,百叶缃梅触拨人。


拂杀官黄春有思,满城桃李不能春。

舍人梅坞无关锁,携酒俗人来未曾。


旧时爱菊陶彭泽,今作梅花树下僧。

城南名士遣春来,三月乃见腊前梅。


定知锁著江南客,故放绿阴春晚回。

闻说君家好弟兄,穷乡相见眼俱青。


偶同一饭论三益,颇为诸生醉六经。


山邑已催乘传马,晓窗犹共读书萤。

端居惜春晚,庭树绿已深。


重门掩昼静,高馆正阴沈。


披衣步前除,悟物怀贞心。

艺苑门禁肃,长廊似僧居。


偶来一散步,暂与尘网疏。


文字谢时辈,铨衡赖群儒。

长廊一游步,爱此方塘净。


急雨散遥空,圆文满幽镜。


阶空绿苔长,院僻寒飙劲。

寒灯耿欲灭,照此一窗幽。


坐听秋檐响,淋浪殊未休。

穷秋一雨至,暂止复萧萧。


曲沼寒流满,空庭凉叶飘。


闻钟怀故宇,览物属今朝。

斋宇夜沉寂,凄凉群物秋。


卧听檐泻尽,心属故园幽。


了事知何日,分曹喜胜流。

前朝宫阙倚芒山,殿阁层层半岭间。


犹恐北来冈阜浅,太行东抱故孱颜。

天坛王屋北侵河,高比嵩丘一倍多。


小有清灵今尚在,俗缘深重奈成魔。

伊阙遥临凤阙前,龙门女几气苍然。


唐朝御路依稀在,犹想东巡尘暗天。

嵩少犹藏薄雾中,前山迤逦夕阳红。


高楼一闭三十日,遥忆岩头种药翁。

缥缈危谯面面山,朝来云作雨潺潺。


忽然风卷归何处,百里阴晴反掌间。

浊醪能使客忘家,屈指归期已有涯。


鱼化昨宵惊细雨,鹿鸣他日饮寒花。


已谙江上肴蔬薄,莫笑衙前鼓笛哗。

门前溪水似渔家,流浪江湖归未涯。


邂逅高人来说法,支离枯木旋开花。


诸生试罢书如积,剧县归时讼正哗。

只隔墙东便是家,悁悁还似在天涯。


客心不耐听松雨,归信犹堪饮菊花。


剪烛看书良寂寞,披沙见玉忽喧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