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腊酒诗催熟,寒梅雪斗新。


杜陵休叹老,韦曲已先春。


独秀惊凡目,遗英卧逸民。

十里温香扑马来,江头还见去年梅。


喜开剩欲邀明月,愁落先教扫绿苔。


跌宕放翁新醉墨,凄凉废苑旧歌台。

行遍茫茫禹画州,寻梅到处得闲游。


春前春后百回醉,江北江南千里愁。


未爱繁枝压纱帽,最怜乱点糁貂裘。

阅尽千葩百卉春,此花风味独清真。


江边晓雪愁欲语,马上夕阳香趁人。


慰眼红苞初报信,回头青子又生仁。

判为梅花倒玉卮,故山幽梦忆疏篱。


写真妙绝横窗影,彻骨清寒蘸水枝。


苦节雪中逢汉使,高标泽畔见湘累。

素娥窃药不奔月,化作江梅寄幽绝。


天工丹粉不敢施,雪洗风吹见真色。


出篱藏坞香细细,临水隔烟情脉脉。

老子人间自在身,插梅不惜损乌巾。


春回积雪层冰里,香动荒山野水滨。


带月一枝低弄影,背风千片远随人。

故人为使富天才,相与抽毫赋早梅。


气艳未劳横玉笛,风光先合倒金罍。


陇头欲寄交情远,林下初逢病眼开。

安知宋玉在邻墙,笑立春晴照粉光。


淡薄似能知我意,幽闲元不为人芳。


微风拂掠生春思,小雨廉纤洗暗妆。

素娥大作中秋节,一夜广寒桂花发。


天风吹堕绿野堂,夜半瑶阶丈深雪。


梅仙不知天尚秋,只惊香雪点搔头。

玉渊堂下一梢长,倚赖春风压众芳。


妙句忽从天上落,千花从此总无香。

日到青宫分外长,梅兼白雪一时芳。


储皇更着琼瑶句,句里天葩别样香。

朔风万里开云屏,清霜夜坠朝景晴。


南枝浩荡正春色,冻蕊的皪含空明。


花边偶对青铜镜,槁项不堪冰雪映。

竹外横枝老屈盘,冰壶遥夜玉窗寒。


两公明日江南路,雪后园林子细看。

玉枝横斜照清空,纤手撚香□□公。


水部无人广平去,后来我辈犹情钟。


谁喷昭华送愁绝,叫云三弄怨斜月。

一杯何处洗愁颜,黄法曹家玉树寒。


翠袖撚香留客看,春风都在小阑干。

不怕微霜点玉肌。
恨无流水照冰姿。
与君着意从头看,初见今年第一枝。

人间好物尤宜惜,天下奇才非易得。


他日相逢他处时,始知此会重难觅。

五岭虽多何足观,三川纵少须重去。


台边况有数千株,仍在名园最深处。

梅花四种或黄红,颜色不同香颇同。


更远也须重一到,看看随水又随风。

春早梅花正烂开,生平不饮亦衔杯。


城南尽日高台上,恰似江南去一回。

酒中渍后香尤烈,笛里吹来韵更清。


此韵此香来处好,此时消得一凝情。

梅台赏罢意何如,归插梅花登小车。


陌上行人应见笑,风情不薄是尧夫。

红日坠时情更切,玉山颓处兴还深。


攀条时拣繁枝折,不插满头辜此心。

清香冷艳偏多处,猛雨狂风未有前。


赏意正浓红日坠,如何既去遂经年。

折来嗅了依前嗅,重惜清香难久留。


多谢主人情意切,未残仍许客重游。

东风一夜坼梅枝,舞蝶游蜂都不知。


插了满头仍渍酒,任他人道拙于时。

寒压春头草未芽,喜闻置酒赏新葩。


官仪赫奕三川守,野意萧疏四皓家。


不用管弦妨淡泊,岂容桃李竞繁华。

梅花宜雪犹宜月,水畔山边更自奇。


十四字传和靖后,又传君际五言诗。

黄帽归舟且莫催,雪山留客好衔杯。


梅花况是堪题咏,今夜春城判不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