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洛景城西尘土红,伴僧闲坐竹泉东。


绿萝潭上不见日,白石滩边长有风。


热恼渐知随念尽,清凉常愿与人同。

何处堪避暑,林间背日楼。


何处好追凉,池上随风舟。


日高饥始食,食竟饱还游。

郁郁复郁郁,伏热何时毕?


行入七叶堂,烦暑随步失。


檐雨稍霏微,窗风正萧瑟。


清宵一觉睡,可以销百疾。

旱久炎气盛,中人若燔烧。


青风隐何处,草树不动摇。


何以避暑气,无如出尘嚣。

纱巾草履竹疏衣,晚下香山蹋翠微。


一路凉风十八里,卧乘篮舆睡中归。

六月滩声如猛雨,香山楼北畅师房。


夜深起凭阑干立,满耳潺湲满面凉。

帝子远辞丹凤阙,天书遥借翠微宫。


隔窗云雾生衣上,卷幔山泉入镜中。


林下水声喧语笑,岩间树色隐房栊。

缥缈纱幮覆象床,蛮童擎粥进黄粱。


砚池湛湛一泓墨,衣焙霏霏半篆香。


团扇题诗无滞思,清泉洒地有馀凉。

短发飕飕彻顶凉,悠哉随处据胡床。


但怜鹊影翻残月,不恨蝉声送夕阳。


门巷阴阴桐叶暗,汀洲漠漠藕花香。

暮年事业转悠悠,尽日投竿杜若洲。


世上漫言天爱酒,古来宁有地埋忧。


全家只合云山老,万事空惊岁月遒。

苦热厌城市,初夜临江湍。


风从西山来,颇带积雪寒。


堰声静尤壮,喷薄如急滩。

乞得身归荷圣时,登临筋力未全衰。


楚祠草合三叉路,隋寺苔侵半折碑。


孤店不妨乘月宿,扁舟频为看山移。

避暑穿林随所之,一奴每负胡床随。


望秋槁叶有先陨,未暮赫日无馀晖。


轮囷离奇涧松古,钩辀格磔蛮禽悲。

双松五丈高,万竹一尺围。


上有林蝉鸣,下有涧鸟飞。


正午不见日,我来每忘归。

世俗元非不汝忘,汝归安取醉为乡。


药苗野蔌山家味,柏子松房道室香。


一卷隐书为日课,数声啼鸟谢年光。

赤日黄尘厌垢纷,竹林深处寄幽欣。


如听嵩雒风前笛,似看潇湘雨后云。


园鹿知时新解角,池鱼得意自成群。

选胜避炎郁,林泉清可佳。


拂琴惊水鸟,代麈折山花。


就简刻筠粉,浮瓯烹露芽。

千竿竹翠数莲红,水阁虚凉玉簟空。


琥珀盏红疑漏酒,水晶帘莹更通风。


赐冰满碗沈朱实,法馔盈盘覆碧笼。

荷气竹风宜永日,冰壶凉簟不能回。


题诗未有惊人句,会唤谪仙苏二来。

李侯别馆锁春阴,花径吹香可细寻。


迸笋侵阶藤倒架,主人重为费千金。

新篁摇动翠葆,曲径通深窈。
夏果收新脆,金丸落,惊飞鸟。
浓翠迷岸草。

山斋几日旱尘昏,欲拂朱弦已惮烦。


凉意感君持寄我,雨声花思满胸存。

炎官虐焰遍山村,也到萧萧柳下门。


水玉秋菰那可得,羡君行处午阴繁。

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。


未及施政教,所忧变炎凉。


公门日多暇,是月农稍忙。

西峃不来。
负却红墙垂手。
懒当歌,慵对酒。

几席近涟漪,枕簟依林樾。


琴声歇流水,扇影却明月。


凉襟何逍遥,炎歊坐超忽。

始贺火流西,还嗟斗斜闰。


馀暑犹强颜,新凉颇难进。


燥刚渴欲坼,焦卷秃如烬。

佳晨出西郭,仰视天宇清。


乐哉旷士怀,浩浩吞四溟。


新涨忽勇退,篱落粘枯萍。

鸣凤朝阳尺五天,匆匆忽过白鸥边。


遥怜海内无双士,独酌人间第二泉。


决去君今身似叶,赠行谁有笔如椽。

话说王庆、段三娘与廖立斗不过六七合,廖立被王庆觑个破绽,一朴刀搠翻。
段三娘赶上,复一刀,结果了性命。
廖立做了半世强人,到此一场春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