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暮景萧萧雨霁。
云淡天高风细。
正月华如水。

十日苦雨一日晴,拂拭拄杖西村行。


清沟泠泠流水细,好风习习吹衣轻。


四邻蛙声已阁阁,两岸柳色争青青。

天青云白十分晴,帆饱舟轻尽日行。


江底鱼龙贪昼睡,淮南草木借秋声。


好山缥缈何由住,华发萧条只自惊。

应接年光老渐慵,犹能一饮百分空。


半沾蝶粉帘栊雨,远送莺声巷陌风。


千缕曲尘杨柳绿,万枝猩血海棠红。

吹尽浮云天宇清,城头叠鼓报三更。


平生无此一杯酒,玉笥峰头看月生。

重楼杰阁倚虚空,红日苍烟正郁葱。


乡国归来浑似鹤,交朋零落不成龙。


人生真与梦何校,我辈故应情所钟。

雨霁禽鱼乐,风生草木香。


老惊时易失,闲觉日偏长。


閤閤蛙何怒,翩翩蝶许忙。

一雨洗炎蒸,危阑偶独凭。


凉飔生萃蔡,爽气入鬅鬙。


庭下宵游燐,盘中昼扫蝇。

秋半吴天霁,清凝万里光。


水声侵笑语,岚翠扑衣裳。


远树疑罗帐,孤云认粉囊。

大官有重荷,丰廪无薄忧。


草茹我岂腴,饱亦与彼侔。


积雨久自霁,曙光清以幽。

夕凉恰恰好溪行,暮色催人底急生。


半路蛙声迎步止,一荧松火隔篱明。

西山已暗隔金钲,犹照东山一抹明。


片子时间弄山色,乍黄乍紫忽全青。

雨为梅花遣尽尘,柳勾日影自传神。


不须苦问春多少,暖幕晴帘总是春。

高台十日不曾登,雨后支藤拄晚晴。


城外诸峰迎落照,松根细草总斜明。


眼穿岭北书不到,秋入海南愁顿生。

药裹关心正腹烦,强排孤闷到东园。


行穿一一三三径,来往红红白白间。


绕树仰看浑不见,隔溪回望不胜繁。

入谷路萦纡,岩巅日欲晡。


岭云寒扫盖,溪雪冻黏须。


卧草跧如兔,听冰怯似狐。

洛岸秋晴夕照长,凤楼龙阙倚清光。


玉泉山净云初散,金谷树多风正凉。


席上客知蓬岛路,坐中寒有柏台霜。

江干新雨晴,江缆新流上。


船头转云峰,船尾叠花浪。


中洲蹇谁留,渺渺临风望。

水冷云疏霜意早,岁华虽晚黄花好。


饶教四面远山围,奈何一片秋光老。


上天生物固无私,圣人馀事人难晓。

洛阳秋雨阕,荒圃物华饶。


白鹤寒尤盛,红薇晚未雕。


鸟惊朱实堕,云灭翠岑遥。

寒风细雨未晴天,密似轻尘薄似烟。


一室独吟图史乱,四邻高会绮罗鲜。


雁飞斜柱弦随指,蟹荐新螯酒满船。

山头冷月出,射我幽窗明。


屋东有新梅,寒影交疏棂。


暗香不可挹,仿佛认繁英。

滞雨忽云霁,园林有清晖。


时鸟亦和鸣,好风清且微。


远愧深山僧,趺坐掩禅扉。

金碧江南数叠山,雨馀秀色直堪餐。


仙娥倭堕青云髻,照我衰迟泽畔颜。

丰隆故犯青冥上,列缺应逢返照回。


楼外细蟾呈窈窕,枝间少女故徘徊。

寂寂柯山曲,悠悠放逐臣。


雨晴人踏晓,山静鸟啼春。


最惜庭梅谢,犹欣垄麦新。

霁碧凝天宙,规红转日车。


鹊轻来燥蘖,蜂湿抱寒花。


林果高仍在,菹菘晚自嘉。

细雨愁云特地晴,重来水秀复山明。


江风吹面沧波动,岚气侵衣翠润生。


南浦落帆催画角,丽谯残照满双旌。

夕阳逢一雨,夜木洗清阴。


露气竹窗静,秋光云月深。


煎尝灵药味,话及故山心。

积雨不可出,五日无盐醯。


纵复有雨具,出门将告谁。


兹辰复何辰,明窗漏晴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