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晴烟袅袅弄晨炊,雪屋流澌未觉迟。


拟挈冻醪追胜践,聊穿蜡屐过疏篱。


扫开折竹仍三径,认得残梅只数枝。

惆怅江头几树梅,杖藜行绕去还来。


前时雪压无寻处,昨夜月明依旧开。


折寄遥怜人似玉,相思应恨劫成灰。

满山残雪对虚堂,想似当年辋口庄。


门掩不须垂铁锁,客来聊复共藜床。


故人闻道歌围暖,妙语空传醉墨香。

未觉春光到柳条,谁教飞絮倚风摇。


眼惊银色迷千界,梦断彤庭散百寮。


梅坞任从长笛弄,竹窗闲把短檠挑。

夜来春雪遍林丘,却喜风威晓便收。


好上篮舆闲纵目,莫将衲被苦蒙头。


微官正愧逍遥社,胜日犹堪汗漫游。

岁律峥嵘腊尽头,风吹朔雪到南州。


三湖簸荡鲛鼍恐,七泽迷漫狐兔愁。


狂客定回青雀舫,猎儿初试皂貂裘。

汀洲暖渐渌,烟景淡相和。


举目方如此,归心岂奈何。


日华浮野雪,春色染湘波。

晨起开门雪满山,雪晴云淡日光寒。


檐流未滴梅花冻,一种清孤不等闲。

闲门寂寂夜先扃,穷巷俄传畅毂经。


迢递驺牙声巳到,荧煌骑火梦初醒。


淮山桂树悬乡月,汉节梅花照客星。

城南有高亭,亭与城相向。
城雉衔西山,走青嶂。
残云时一白,破碎失山状。

薄雪为灯止,和风应节来。


出游吾已懒,小酌意难裁。


竹径泥方滑,菁畦冻欲开。

雪瓴待伴半阴晴,竟日檐冰溜雨声。


九陌泥乾尘未动,南山石露塔犹明。


稍闻吉语占农事,便觉归心胜宦情。

岁寒破屋万卷,风急疏窗一灯。


高卧眼生醉缬,远游须有坚冰。

雨声和深巷屐,风力到短檠灯。


可惜滴残檐雪,从教漂尽河冰。

瓦沟冻残雪,檐溜粘轻冰。


破寒一竿日,春随人意生。


瑞叶再三白,南枝尚含情。

旋融檐滴冻琅玕,风力如刀刮面寒。


雪阵搅空风却软,天公知我倚阑干。

瑞叶飞来麦已青,更烦膏雨发欣荣。


东风不是厌滕六,却怕雪天容易晴。

习气犹馀烬,钟情未湿灰。


忍寒贪看雪,讳老强寻梅。


熨贴愁眉展,勾般笑口开。

朝寒布谷应时鸣,起向回廊独自行。


残雪未消檐影寂,满庭幽草看春生。

满城雪积,万瓦铺银,鳞次高低,尽若堆玉。
时登高楼凝望,目际无痕,大地为之片白。
日暮晚炊,千门青烟四起,缕缕若从玉版纸中,界以乌丝阑画,幽胜妙观,快我冷眼。

梦里江南浑不记,祗君幽户难忘。
夜来急雪绕东堂。
竹窗松径里,何处问归航。

银海摇光,玉山霏素,平临万井烟村。
嫩杨枝上,青帘高挂,飞来一缕春痕。
妙香生佛字,恍行入、桃源洞门。

三月山花尚未发,一春忽忽过清明。


云移列岫山无数,雪满丛林树有声。


怪石自成蹲虎势,老松谁与卧龙名。

来寻谷口春,正值阴云结。


日暮冰霰繁,宿亭孤饭设。


侵晨登垄去,始见群峰列。

常欲登芒岭,无由见洛桥。


雪飞关戍迥,人忆剡溪遥。


广隰嘶征雁,长河起怒飙。

湖上晴烟冻未收,湖中佳景可迟留。


更临危树看群岫,雪色岚光向酒浮。

风旗冷落偏欺酒,众树芳菲欲并梅。


人意不知南亩望,只惊鸿雁向川来。

堤上残风雪,桥边盛酒楼。


据鞍衰意尽,倚槛艳歌留。


海月开金鉴,河冰卧玉虬。

潭心不冻处,雁鹜自相依。


积雪正无际,因风忽起飞。


初惊如避弋,复下信忘机。

一苍头赞谒,两赤脚扶行。


医柰毋吟咏,宾嗔不送迎。


都忘虚室白,时梦小窗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