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拄杖重来约。


对东风、洞庭张乐,满空《箫》《勺》。


巨海拔犀头角出,来向此山高阁。

我笑共工缘底怒,触断峨峨天一柱。
补天又笑女娲忙,却将此石投闲处。
野烟荒草路。

十里深窈窕,万瓦碧参差。


青山屋上,流水屋下绿横溪。


真得归来笑语,方是闲中风月,剩费酒边诗。

下马东山路。


恍临风、周情孔思,悠然千古。


寂寞东家丘何在?


缥缈危亭小鲁。

人间得意尽危机,独有荣亲事未非。


魏阙恩光新绿绶,高堂娱侍旧斑衣。


牙签插架书无恙,兰膳循陔养莫违。

东都画手排浮萍,天子独赏一赵生。


幅缣尺纸皆厚赐,众史妒媢都人惊。


尔来一笔不复见,好事往往空闻名。

风流公子四难并,更引清漪作小亭。


润及玉阶春涨雨,光浮藻井夜涵星。


卷帘几砚成图画,倚槛须鬟入镜屏。

大妇然竹根,中妇舂玉屑。


冬暖拾松枝,日烟坐蒙灭。


木藓青桐老,石井水声发。

阿旦东山著乾坤,十雨世界三登村。


阿安东山著一身,白云保社明月邻。


此山只合馆此客,千载阿谁敢争席。

客来借毡看,笑指一书策。


不管卖不行,且图偷不得。

夕借月为烛,晨将霞作帘。


犹言贫到骨,不悟取伤廉。

俗子令眼白,瑞峰令眼青。


自移听雨榻,且上倚云亭。

蛮触无休日,菟裘有别天。


抚松非已矣,采菊未悠然。

踏得草鞋穿,行得汗脚损。


却换一枝藤,拄到双玉笋。

青士长得瘦,翠兄工买贫。


向来素爱者,已赚一诗人。

五陵槿梢花,千驷草头露。


富贵人始传,屡空今不数。

大隐隐于酒,小隐隐于竹。


何不呼曲生,来同此君宿。

醉痕深晕潮红。
睡初浓。
寒食来时池馆,旧东风。

春晚安舆遍浙东,永嘉别乘喜无穷。


橐装已笑分诸子,吏道何劳问薛公。


堂上寿樽诸掾集,室中禅论衲僧通。

搔头珠重步微摇,约臂金寒束未牢。


要见低鬟揎玉腕,更须斜抱紫檀槽。

一枝香杏一枝梅,各占东风挂玉钗。


居士石肠都似梦,王孙心眼怎安排。

学射春山万岁湖,牙门列骑卷平芜。


如今黄土原边梦,犹识呼鹰嗾犬图。

无笑无言两断魂,一杯谁为暖霜寒。


情知别有真真在,试与千呼万唤看。

秋风魏瓠实,春雨燕脂花。


彩笔不可写,滴露匀朝霞。

翁仲无声石马闲,墓门萧瑟锁青烟。


故人仰卧青松下,落日孤村闻杜鹃。

小谢为州不废诗,庭中草木有光辉。


一林风露非人世,更着梅花相发挥。

相逢汉江边,盗起方如云。


当时苍黄意,亦可无此君。


俗士固鲜欢,王孙终逸群。

雪里芭蕉摩诘画,炎天梅蕊简斋诗。


它时相见非生客,看倚琅玕一段奇。

使君堂上无俗客,白白青青两胜流。


添得吟诗老居士,千年一笑泽南州。

赵公拈笔作古松,平地跃出三青龙。


蜿蜒不上霄汉去,爽飒长留烟雨浓。


前朝美人斗草处,犹有当时数株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