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【其一】


野水参差落涨痕,疏林欹倒出霜根。


扁舟一棹归何处?


家在江南黄叶村。



【其二】


人间斤斧日创夷,谁见龙蛇百尺姿。

江上愁心千叠山,浮空积翠如云烟。


山耶云耶远莫知,烟空云散山依然。


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,中有百道飞来泉。

佳人未肯回秋波,幼舆欲语防飞梭。


轻舟弄水买一笑,醉中荡桨肩相磨。


不学长安闾里侠,貂裘夜走胭脂坡。

自笑平生为口忙,老来事业转荒唐。


长江绕郭知鱼美,好竹连山觉笋香。


逐客不妨员外置,诗人例作水曹郎。

活水还须活火烹,自临钓石取深清。


大瓢贮月归春瓮,小杓分江入夜瓶。


雪乳已翻煎处脚,松风忽作泻时声。

窗前暗响鸣枯叶,龙公试手行初雪。


映空先集疑有无,作态斜飞正愁绝。


众宾起舞风竹乱,老守先醉霜松折。

长洪斗落生跳波,轻舟南下如投梭。


水师绝叫凫雁起,乱石一线争磋磨。


有如兔走鹰隼落,骏马下注千丈坡。

我家江水初发源,宦游直送江入海。


闻道潮头一丈高,天寒尚有沙痕在。


中泠南畔石盘陀,古来出没随涛波。

君不见阮嗣宗,臧否不挂口。


莫夸舌在齿牙牢,是中惟可饮醇酒。


读书不用多,作诗不须工。

逐客何人着眼看,太行千里送征鞍。


未应愚谷能留柳,可独衡山解识韩。

天教日饮欲全丝,美酒生林不待仪。


自漉疏巾邀醉客,更将空壳付冠师。


规模简古人争看,簪导轻安发不知。

携儿过岭今七年,晚途更着黎衣冠。


白头穿林要藤帽,赤脚渡水须花缦。


不愁故人惊绝倒,但使俚俗相恬安。

病中闻汝免来商,旅雁何时更着行。


远别不知官爵好,思归苦觉岁年长。


著书多暇真良计,从宦无功漫去乡。

短衫压手气横秋,更着仙人紫绮裘。


使我有名全是酒,从他作病且忘忧。


诗无定律君应将,醉有真乡我可侯。

钓艇归时菖叶雨,缫车鸣处楝花风。


长江昔日经游地,尽在如今梦寐中。

稚川真长生,少从郑公游。


孝章偶不死,免为文举忧。


馀龄会有适,独往岂相攸。

舒子在汶上,闭门相对清。


郑子向河朔,孤舟连夜行。



顿子虽咫尺,兀如在牢扃。

东君意浅着寒梅,千朵深红未暇裁。


安得道人殷七七,不论时节遣花开。

学语雏莺在柳阴,临行呼出翠帷深。


通家不隔同年面,得路方知异日心。


趁着春衫游上苑,要求国手教新音。

我欲归休瑟渐希,舞雩何日着春衣。


多情白发三千丈,无用苍皮四十围。


晚觉文章真小技,早知富贵有危机。

仁义大捷径,诗书一旅亭。


相夸绶若若,犹诵麦青青。


腐鼠何劳吓,高鸿本自冥。

重重叠叠上瑶台,几度呼童扫不开。


刚被太阳收拾去,又教明月送将来。

楚水别来十载,蜀山望断千重。


毕竟拟为伧父,凭君说与吴侬。

生计曾无聚沫,孤踪谩有清风。


治产犹嫌范蠡,携孥颇笑梁鸿。

人在画屏中住,客依明月边游。


未卜柴桑旧宅,须乘五湖扁舟。

弱累已偿俗尽,老身将伴僧居。


未许季鹰高洁,秋风直为鲈鱼。

湖目也堪供眼,木奴自足为生。


若话三吴胜事,不惟千里莼羹。

芙蓉杂金菊,枝叶长阑干。


遥怜退朝人,糕酒出大官。


岂知江海上,落英亦可餐。

我本海南民,寄生西蜀州。


忽然跨海去,譬如事远游。


平生生死梦,三者无劣优。

今日我重九,谁谓秋冬交。


黄花与我期,草中实后凋。


香馀白露干,色映青松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