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生之初尚无为,我生之后汉祚衰。
天不仁兮降乱离,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。
干戈日寻兮道路危,民卒流亡兮共哀悲。

嗟薄祜兮遭世患,宗族殄兮门户单。


身执略兮入西关,历险阻兮之羌蛮。


山谷眇兮路漫漫,眷东愿兮但悲欢。

汉季失权柄,董卓乱天常。


志欲图篡弑,先害诸贤良。


逼迫迁旧邦,拥主以自彊。

游都邑以永久,无明略以佐时;徒临川以羡鱼,俟河清乎未期。
感蔡子之慷慨,从唐生以决疑。
谅天道之微昧,追渔父以同嬉。

张平子将游目于九野,观化乎八方。
星回日运,凤举龙骧。
南游赤岸,北陟幽乡。

有冯虚公子者,心侈体忲,雅好博古,学乎旧史氏,是以多识前代之载。


言于安处先生曰:夫人在阳时则舒,在阴时则惨,此牵乎天者也。


处沃土则逸,处瘠土则劳,此系乎地者也。

于显乐都,既丽且康!陪京之南,居汉之阳。
割周楚之丰壤,跨荆豫而为疆。
体爽垲以闲敞,纷郁郁其难详。

观者观余去史官五载而复还,非进取之势也。
唯衡内识利钝,操心不改。
或不我知者,以为失志矣,用为间余。

仰先哲之玄训兮,虽弥高而弗违。
匪仁里其焉宅兮,匪义迹其焉追?潜服膺以永靓兮,绵日月而不衰。
伊中情之信修兮,慕古人之贞节。

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,怃然有间,乃莞尔而笑曰:若客所谓,末学肤受,贵耳而贱目者也。
苟有胸而无心,不能节之以礼,宜其陋今而荣古矣!由余以西戎孤臣,而悝缪公于宫室,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,研核是非,近于此惑?


周姬之末,不能厥政,政用多僻,始于宫邻,卒于金虎。
嬴氏搏翼,择肉西邑。

阳春之月,百草萋萋。
余在远行,顾望有怀。
遂适骊山,观温泉,洛神井,风中峦,壮厥类之独美,思在化之所原,美洪泽之普施,乃为赋云:


览中域之珍怪兮,无斯水之神灵。

猗猗秋兰,植彼中阿。


有馥其芳,有黄其葩。


虽曰幽深,厥美弥嘉。

浩浩阳春发,杨柳何依依。


百鸟自南归,翱翔萃我枝。

天地烟煴,百卉含花。


鸣鹤交颈,雎鸠相和。


处子怀春,精魂回移。

皇皇者凤,通玄知时。


萃于山趾,与帝邀期。


吉事有祥,惟汉之祺。

大火流兮草虫鸣。
繁霜降兮草木零。


秋为期兮时已征。

邂逅承际会,得充君后房。


情好新交接,恐栗若探汤。


不才勉自竭,贱妾职所当。

一思曰:我所思兮在太山。
欲往从之梁父艰。
侧身东望涕沾翰。

非有先生仕于吴,进不能称往古以广主意,退不能扬君美以显其功,默然无言者三年矣。
吴王怪而问之,曰:“寡人获先人之功,寄于众贤之上,夙兴夜寐,未尝敢怠也。
今先生率然高举,远集吴地,将以辅治寡人,诚窃嘉之,体不安席,食不甘味,目不视靡曼之色,耳不听钟鼓之音,虚心定志,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。

客难东方朔曰:“苏秦张仪壹当万乘之主,而身都卿相之位,泽及后世。
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,慕圣人之义,讽诵诗书百家之言,不可胜记,著于竹帛,唇腐齿落,服膺而不可释,好学乐道之效,明白甚矣,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,则可谓博闻辩智矣。
然悉力尽忠,以事圣帝,旷日持久,积数十年,官不过侍郎,位不过执戟,意者尚有遗行邪?同胞之徒,无所容居,其故何也?”


东方先生喟然长息,仰而应之曰:“是故非子之所能备。

哀时命之不合兮,伤楚国之多忧。


内怀情之洁白兮,遭乱世而离尤。


恶耿介之直行兮,世溷浊而不知。

世沈淖而难论兮,俗岒峨而嵾嵯。


清泠泠而歼灭兮,溷湛湛而日多。


枭鸮既以成群兮,玄鹤弭翼而屏移。

怨灵修之浩荡兮,夫何执操之不固?


悲太山之为隍兮,孰江河之可涸?


愿承闲而效志兮,恐犯忌而干讳。


卒抚情以寂寞兮,然怊怅而自悲。


玉与石其同匮兮,贯鱼眼与珠玑。

居愁勤其谁告兮,独永思而忧悲。


内自省而不俟兮,操愈坚而不衰。


隐三年而无决兮,岁忽忽其若颓。

惟往古之得失兮,览私微之所伤。


尧舜圣而慈仁兮,后世称而弗忘。


齐桓失于专任兮,夷吾忠而名彰。

平生于国兮,长于原壄。


言语讷譅兮,又无彊辅。


浅智褊能兮,闻见又寡。

士穷而隐处兮,廉方正而不容。


子胥谏而靡躯兮,比干忠而剖心。


子推自割而饲君兮,德日忘而怨深。

穷隐处兮窟穴自藏。
与其随佞而得志兮。
不若从孤竹于首阳。

陆沉于俗。
避世金马门。
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。

西都赋


有西都宾问于东都主人曰:「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,尝有意乎都河洛矣。
缀而弗康,实用西迁,作我上都。
主人闻其故而睹其制乎?」主人曰:「未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