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北郊征路记前回,三尺惊尘马踏开。


新涨忽明多病眼,好风如把及时杯。


青黄麦垄平平去,疏密桤林整整来。

初冬风日佳,杖策登崔嵬。


自予羁宦迹,久与山谷违。


屈指廿七载,今兹复一来。

昨日梅花犹可攀,今朝残萼便斓班。


群仙已御东风去,总脱绛袂留林间。

曙色天街,衣半湿,露华凉沁。
何处是,双星一水,碧空遥浸。
夹道纱笼趋画省,几枝银箭传清禁。

青阳肇嘉岁,白日间春温。


起视天宇间,粲然生意存。


高堂建华盖,北面朝至尊。

岳气钟嵩,星精降昴,五云光映麟书。
绿明红媚,风暖日长初?金翿斜开洞府,群仙拥、翠佩琼裾。
收拾尽,乾坤清淑,为瑞在扶舆。

正当离乱世,莫说艳阳天。


地冷易寒食,烽多难禁烟。


战场花是血,驿路柳为鞭。

痛饮狂歌,百计强留,风光无奈春归。
春去也,应知相赏,未忍相违。
卷地风惊,争催春暮雨,顿回寒威。

万点猩红将吐萼,嫣然迥出凡尘。
移来古寺种朱门。
明朝寒食了,又是一年春。

已过清明,社燕初来,风信几番吹透。
红了杏花,白了梨花,绿遍池塘杨柳。
恰恰娇莺,听帘外、新簧圆溜。

郊外按呜驺。
行过城西二里沟。
老树长藤交映处,临流。

节候过端阳。
风雨连朝作嫩凉。
画阁卷帘同笑语,琼浆。

寒烟罥树,凉风吹面,云外尖峰屏列。
相期不负雨中游,恍若是、山阴冒雪。


危栏倚袖,遥天极目,一片秋光清绝。

久别情尤热,交深语更繁。
故人留我饮芳樽。
已到鸦栖时候,窗影渐黄昏。

三叠阳关不忍听。
七条弦上半离声。
浇愁且尽杯中物,日暮君归我进城。

才冬即欲雪,酝酿非不久。


旅馆黄昏风,半夜忽如昼。


天公时谑戏,不在我先后。

忆陪金盏醉红颜,回首风光杳霭间。


老去未忘三级浪,近来频梦八重关。


云烟旧路到何日,灯火虚堂真似山。

琴川落日水粼粼,回首重来十二春。


山色依稀乌目旧,风烟惨淡白头新。


倚空雉堞森城守,满城戎衣感戍尘。

新波得雨夜来添,淑景撩人意思恬。


三月光阴须解惜,一村花柳漫相淹。


踏青湖岸春衫薄,烧笋僧厨野饭甜。

万事销身外,生涯在镜中。


惟将两鬓雪,明日对秋风。

诸公辩壮悬河口,唾落纷纷珠百斗。
井陉酣战我已悭,赤帜忽立无由还。


唐公断后不容北,腹背未殊秦宛间。

江翁多感概,饮散来直庐。


题踪有旧友,连蹇常与渠。


昨归天禄下,念昔悲有馀。

蓓蕾树上花,莹絜昔婴女。


春风不长久,吹落便归土。


娇爱命亦然,苍天不知苦。

哀忧向二年,朋戚谁与书。


敢意大丞相,尺题传义庐。


从来凤凰鸣,不厌寒竹疏。

平生山野性,坐卧爱流水。


适从昭亭来,兴自明河起。


小舟浮轻槎,身入星辰里。

二月雪飞鸡狗狂,锦衣走马回大梁。


入奏邕州破蛮贼,绛袍玉座开明堂。


腰佩金鱼服金带,榻前拜跪称圣皇。

雪游如梨园,风撼梨花落。


骅骝骧首时,杳杳闻天乐。


楼观何参差,仙居倚寥廓。

高广五寸棺,埋此千岁恨。


至爱割难断,刚性挫以钝。


泪伤染衣班,花惜落蒂嫩。

性僻交游寡,所从天下才。


今朝谁出祖,亲戚持樽罍。


晚节相知人,唯有胥宋裴。

粉絮先春拂面翔,临风跃马到君堂。


县民将喜土膏起,令尹未惊农事忙。


疾呼小吏具山酌,便欲尽醉为诗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