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谢公老榻千年梦,蒋部开山若与盟。
削屐愧无携妓兴,对壶偏藉雅歌情。
八公草木先驱□,一雨东南已洗兵。

鹅溪清丝清如冰,上有千岁交枝藤。


藤生谷底饱风雪,岁晚忽作龙蛇升。


嗟我虽为老侍从,骨寒只受布与缯。

得郡书生荣,还家昔人重。


而况东西川,千骑许上冢。


里门下车入,父老自惊耸。

东川诗友合,此赠怯轻为。


况复传宗近,空然惜别离。


梅花交近野,草色向平池。

故人亦流落,高义动乾坤。


何日通燕塞,相看老蜀门。


东行应暂别,北望苦销魂。

金花银碗饶君用,罨画罗衣尽嫂裁。


觅得黔娄为妹婿,可能空寄蜀茶来。

不知杨六逢寒食,作底欢娱过此辰。


兜率寺高宜望月,嘉陵江近好游春。


蛮旗似火行随马,蜀妓如花坐绕身。

往岁曾为西邑吏,惯从骆口到南秦。


三时云冷多飞雪,二月山寒少有春。


我思旧事犹惆怅,君作初行定苦辛。

拙诗在壁无人爱,鸟污苔侵文字残。


唯有多情元侍御,绣衣不惜拂尘看。

叶如裙色碧绡浅,花似芙蓉红粉轻。


若使此花兼解语,推囚御史定违程。

万重青嶂蜀门口,一树红花山顶头。


春尽忆家归未得,低红如解替君愁。

山邮花木似平阳,愁杀多情骢马郎。


还似升平池畔坐,低头向水自看妆。

江上何人夜吹笛,声声似忆故园春。


此时闻者堪头白,况是多愁少睡人。

百牢关外夜行客,三殿角头宵直人。


莫道近臣胜远使,其如同是不闲身。

露湿墙花春意深,西廊月上半床阴。


怜君独卧无言语,唯我知君此夜心。

不明不暗胧胧月,不暖不寒慢慢风。

独卧空床好天气,平明闲事到心中。

靖安宅里当窗柳,望驿台前扑地花。


两处春光同日尽,居人思客客思家。

梨花有思缘和叶,一树江头恼杀君。


最似孀闺少年妇,白妆素袖碧纱裙。

嘉陵江曲曲江池,明月虽同人别离。


一宵光景潜相忆,两地阴晴远不知。


谁料江边怀我夜,正当池畔望君时。

我是知君者,君今意若何。


穷通时不定,苦乐事相和。


东蜀欢殊渥,西江叹逝波。

年年衰老交游少,处处萧条书信稀。


唯有巢兄不相忘,春茶未断寄秋衣。

刘纲与妇共升仙,弄玉随夫亦上天。


何似沙哥领崔嫂,碧油幢引向东川。

昔帝回冲眷,维皇恻上仁。


三灵迷赤气,万汇叫苍旻。


刊木方隆禹,升陑始创殷。

今日池塘上,初移造物权。


苞藏成别岛,沿浊致清涟。


变化生言下,蓬瀛落眼前。

太华莲峰降岳灵,两川棠树接郊坰。


政同兄弟人人乐,曲奏埙篪处处听。


杨叶百穿荣会府,芝泥五色耀天庭。

慈竹不外长,密比青瑶华。


矛攒有森束,玉立无蹉跎。


纤粉妍腻质,细琼交翠柯。

去时楼上清明夜,月照楼前撩乱花。


今日成阴复成子,可怜春尽未还家。

司马子微坛上头,与君深结白云俦。


尚平村落拟连买,王屋山泉为别游。


各待陆浑求一尉,共资三径便同休。

嘉陵江岸驿楼中,江在楼前月在空。


月色满床兼满地,江声如鼓复如风。


诚知远近皆三五,但恐阴晴有异同。

帝城寒尽临寒食,骆谷春深未有春。


才见岭头云似盖,已惊岩下雪如尘。


千峰笋石千株玉,万树松萝万朵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