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鬓毛无奈岁华催,一笑登临亦乐哉。


平地忽成三尺雪,绕湖何啻万株梅。


云山叠叠朝凭阁,帘幕沉沉夜举杯。

少逢春归未解悲,千篇曾赋伤春诗。


可堪霜点鬓须后,更值绿暗园林时。


杨花轻堕檐外影,杏子重压阑边枝。

富贵夸人死即休,每轻庸子觅封侯。


读书历见古人面,好义常先天下忧。


独往何妨刀买犊,大烹却要鼎函牛。

误长仙蓬不满年,恩容归老白云边。


草枯病马停朝秣,水冷鳏鱼废夜眠。


混俗岂须名赫赫,耐嘲唯可腹便便。

灯前剧论与谁同,中岁朋侪亦已空。


行道敢希千载上,会心聊付一编中。


雨侵坏甃新苔绿,秋入横林数叶红。

湖海飘然避世纷,汀洲沙鹭旧知闻。


渔舟卧看山方好,野店沽尝酒易醺。


病骨未成松下土,老身常伴渡头云。

曩岁曾陪夜讲灯,伏犀插脑齿如冰。


假令重见应难识,遗像癯然一老僧。

儿童随笑放翁狂,又向湖边上野航。

鱼市人家满斜日,菊花天气近新霜。

重重红树秋山晚,猎猎青帘社酒香。

杏花开过尚轻寒,尽日无人独倚阑。


久别名山凭梦到,每思旧友取书看。


尘埃幸已赊腰折,富贵深知欠面团。

太华巉巉敷水长,白驴依旧系斜阳。


山深乳洞药炉冷,花发云房醅瓮香。


邻叟一樽迎谷口,蛮童三髻拜溪傍。

意薄杨修唤小儿,孤舟自笑发成丝。


放开痴腹无非梦,拈起幽怀总是诗。


霜下忽惊桐叶尽,滩生更觉水声奇。

箕踞藜床岸幅巾,何妨病酒住湖滨。


驾风浪作连三日,扫地花空又一春。


乐事清宵当秉烛,畏途平地有摧轮。

道士上天鹤一只,老僧住庵云半间。


去来尽向无心得,痴黠相除到处闲。


江山千里互明晦,鱼鸟十年相往还。

此事明明在默存,一身元有一乾坤。


不忧竖子居肓上,已见真人出面门。


力守谁能发底火,深潜自足美灵根。

世事何由可控抟,故山归卧有馀欢。


涧泉见底药根瘦,石室生云丹灶寒。


人远忽闻清啸起,山开频得异书看。

林麓重重雾雨昏,扁舟晚过郡南门。


铸金越相遗祠古,执玉涂山王气存。


官道苍茫多水驿,客游飘泊厌风餐。

纱巾一幅立斜阳,本尚无闲况有忙。


鸡犬往来空自得,禽鱼翔泳各相忘。


欲衰莎草无多绿,未落梧桐已半黄。

短篷摇楫暮山昏,老怯年华易断魂。


夹港蒲声知小雨,隔林绩火认孤村。


奉祠累岁惭家食,谢事终身负国恩。

三百里湖新月时,放翁艇子出寻诗。


城头蜃阁烟将合,波面虹桥柳未衰。


渔唱苍茫连禹穴,寒潮萧瑟过娥祠。

黑风卷地连三日,密雪穿帘又一回。


衰病不禁天色恶,笑谈谁共酒尊开。


忍寒瘦马嘶空枥,觅食饥鸦啄废台。

耿耿孤忠不自胜,南来清梦绕觚棱。


驿门上马千峰雪,寺壁题诗一砚冰。


疾病时时须药物,衰迟处处少交朋。

竹折松僵鸟雀愁,闭门我亦拥貂裘。


已忘作赋游梁苑,但忆衔枚入蔡州。


属国餐毡真强项,翰林煮茗自风流。

万里西风吹幅巾,即今真个是闲人。


堆盘菱熟燕脂角,藉藻鲈新淡墨鳞。


姥岭蹇驴寻雪径,娥江孤艇系烟津。

江路桃花浪已生,新滩稳过失峥嵘。


九年行半九州地,三峡归无三日程。


系缆便增筇杖兴,倚窗时听棹歌声。

耿耿船窗灯火明,东楼饮罢恰三更。


不堪酒渴兼消渴,起听江声杂雨声。


垂首道涂悲骥老,满怀风露觉蝉清。

一日篮舆十过溪,丹萸黄菊及佳时。


端居恐作他年恨,联辔聊成此段奇。


侧磴下临重涧黑,乱云高出一峰危。

风声如翻涛,雨点如撒菽。


皇天念此老,一为洗烦促。


呼童取短檠,聊展旧书读。

舴艋为家云作友,流年尽付樽中酒。


清啸穿林鸾凤吟,草书落纸龙蛇走。


人间无复王景略,千载风云常寂寞。

方惊岁更端,不觉秋已孟。


虽云暑毒俟,无奈风雨横。


荷空湖面阔,叶脱树枝劲。

平生剩有烟波兴,钓濑时时小艇横。


欲暮山光先惨淡,未秋河汉已分明。


捕鱼时见连江网,迎荻遥闻过埭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