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学诗大略似参禅,且下功夫二十年。


君要亲尝狮子吼,法须尽吐野狐涎。


几人错会先师话,吾辈元齐古佛肩。

琵琶洲上暮山奇,五十馀年役梦思。


与子定交虽可乐,念身垂老亦成悲。


远游倦似风枝鹊,愁思多于茧盎丝。

人间得意尽危机,独有荣亲事未非。


魏阙恩光新绿绶,高堂娱侍旧斑衣。


牙签插架书无恙,兰膳循陔养莫违。

今年闰馀时令早,十月霜风吹客倒。


老夫畏寒不出门,数步邻家迹如扫。


此时陈子独何勇,饥僮瘦马长安道。

斋戒叩头笺天公,幸矣使我为枯蓬。


枯蓬于世百无用,始得旷快乘秋风。


此生安往失贫贱,白发萧萧对黄卷。

我行忽百里,送客亦已空。


傅子独眷眷,旦暮随此翁。


谢之不肯去,瘦马冲北风。

晚生常恨不从公,忽拜英姿绘画中。


妄欲步趋端有意,我名公字正相同。

白鹤峰前试吏时,尉曹诗酒乐新知。


伤心忽入西窗梦,同在峬村折荔枝。

昔仕闽江日,民淳簿领闲。


同寮飞酒海,小吏擘蚝山。


梦境悠然逝,羸躯独尔顽。

想君秦塞外,因见楚山青。


槲叶晓迷路,枳花春满庭。


禄优仍侍膳,官散得专经。

蔼蔼堂前林,中夏贮清阴。


凯风因时来,回飙开我襟。


息交游闲业,卧起弄书琴。

和泽周三春,清凉素秋节。


露凝无游氛,天高肃景澈。


陵岑耸逸峰,遥瞻皆奇绝。

虚舟纵逸棹,回复遂无穷。


发岁始俯仰,星纪奄将中。


南窗罕悴物,北林荣且丰。

天道幽且远,鬼神茫昧然。


结发念善事,黾勉六九年。


弱冠逢世阻,始室丧其偏。

有蜀君子曰苏君,讳洵,宇明允,眉州眉山人也。
君之行义,修于家,信于乡里,闻于蜀之人久矣。
当至和、嘉祜之间,与其二子轼、辙,偕至京师,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。

布衣驰誉入京都,丹旐俄惊反旧闾。


诸老谁能先贾谊,君王犹未识相如。


三年弟子行丧礼,千两乡人会葬车。

卓荦东都子,姓名闻十年。


穷冬雪塞空,千里至我门。


子足未及阈,我衣惊倒颠。

官舍掩寒扉,聊同隐者栖。


溪流穿竹过,山鸟入城啼。


宾主高谈胜,心冥外物齐。

空阔长江碍铁围,高低行树倚岩扉。


穿廊玉涧喷红旭,踊塔金轮拆翠微。


草引风轻驯虎睡,洞驱云入毒龙归。

穷途非所恨,虚室自相依。


城阙居年满,琴尊俗事稀。


开襟方未已,分袂忽多违。

君讳平,字秉之,姓许氏。
余尝谱其世家,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。
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,而自少卓荦不羁,善辩说,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。

何郎冰雪照青春,应敌皆言笔有神。


鲁国儒人何独少,元君画史故应真。


百年冠盖风云会,万里山川日月新。

君正忙时我正闲,如何同得到钟山。


夷门二十年前事,回首黄尘一梦间。

朝乘汴河流,夕次谯县界。


幸值西风吹,得与故人会。


君学梅福隐,余从伯鸾迈。

枳棘君尚栖,匏瓜吾岂系。

念离当夏首,漂泊指炎裔。

江海非堕游,田园失归计。

奉使推能者,勤王不暂闲。

观风随按察,乘骑度荆关。

送别登何处,开筵旧岘山。

楚万重阳日,群公赏宴来。


共乘休沐暇,同醉菊花杯。


逸思高秋发,欢情落景催。

田窦堂上酒,未醉已变态。


何如东陵瓜,子母相钩带。


富贵席未暖,珠玉作灾怪。

桐植客亭欣款曲,歌倾家酿勿徘徊。


百年中半夜分去,一岁无多春暂来。


落日园林须秉烛,能言桃李听传杯。

斯人绝少可,白眼视公卿。


每与俗物逢,三沐取洁清。


我亦漫浪者,君何许同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