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绿天书带月宫香,问字人来满讲堂。


傍岭愿裁千万本,与公佗日作甘棠。

蕉叶飘零桂叶枯,东归片影岭云孤。


春风桃李新阴满,待补山城种树图。

得归不归公笑谁,巴西羁客鬓毛衰。


文章谫谫曾何补,原委深深竟未窥。


五万买鞭缘外饰,再三求筮为中疑。

先生风致古英豪,枕流漱石烹溪毛。


汪汪学海人宏道,滚滚词源仆命骚。


汉最足称徐孺子,禹无能屈伯成高。

讲学输君据上游,偷闲让我占林邱。


一枝圜点淋漓笔,写作梅花澹墨浮。

索梅想欲梦同游,不怕林逋错老邱。


一首新诗名士聘,分来半树暗香浮。

平生经德几人知,莫忘当年两字师。


绝代本无空谷叹,逢人且觅瑱山诗。


千章古木阴浓处,万卷藏书读尽时。

陈侯大雅姿,四壁不治第。


碌碌盆盎中,见此古罍洗。


薄饭不能羹,墙阴老春荠。

学书但学溪老鹅,读书可观樵父歌。


紫髯将军不复见,空馀岩桂绿婆娑。

君不见南轩先生以道鸣,岳麓书院陶诸生。
君不见晦庵先生妙经学,庐山书院榜白鹿。


吾乡萧君八叶孙,云冈筑斋高入云。

三顾先生得麟笔,付嘱遗经谁第一。


独将麟髓饭澹翁,项家阿英亦其乙。


澹翁孤忠贯两仪,阿英卓行彻九扉。

龙泉二李继谪仙,朝议朝散相后先。


凤雏二妙继乃祖,宗儒师儒贤弟昆。


手种兔目今几年,日茹叶淘呻断编。

云居山高三万尺,下插浏江上撞日。


柳下和风百世师,有孙避地来筑室。


奕叶隐居三百年,栽桃种杏今满川。

杲杲日初出,浮云已半空。


梳头促鞍马,不觉东方红。


别酒洒行泪,挥戈敢立功。

昔人读书地,町疃白鹿场。


世道有升降,兹焉更表章。


矧今中兴年,治具一以张。

两岸苍壁对,直下成斗绝。


一水从中来,涌潏知几折。


石梁据其会,迎望远明灭。

蹑石循急涧,穿林度重冈。


俯入幽谷邃,仰见奇峰苍。


李公英妙年,读书此云房。

帘卷薰风半掩扉,五侯车马往来稀。


绿杨门巷莺莺语,青草池塘燕燕飞。


扫石围棋销白昼,解衣沽酒醉斜晖。

地位清高,日月每从肩上过;门庭开豁,江山常在掌中看。

土筑低墙草结庵,寻常爱客伴清谈。

地炉有火汤初沸,布被无寒梦亦酣。

风卷翠松鸣晚笛,雪飘疏竹响春蚕。

水绕荒村竹绕墙,俨然风景似柴桑。


车缫白雪丝盈轴,铚刈黄云稻满场。


几树斜晖枫叶赤,一篱疏雨菊花黄。

卜筑隆冈远市朝,个中风景总堪描。


溪云带雨来茅屋,涧水浮花出石桥。


绿遍莎汀牛腹饱,青归麦垄鸟声娇。

一道荣光带碧山,天风吹雨渡云关。


树浮空翠迷村坞,泉落飞虹泻石湾。


赤岭豹栖朝气隐,剑潭龙起夜光寒。

浩浩长江水,东逝无停波。


及此一回薄,湖平烟浪多。


孤屿屹中川,层台起周阿。

循山西北骛,崎岖几经丘。


前行荒蹊断,豁见清溪流。


一涉台殿古,再涉川原幽。

连山西南来,中断还崛起。


干霄几千仞,据地三百里。


飞峰上灵秀,众壑下清美。

予生千载后,尚友千载前。


每寻高士传,独叹渊明贤。


及此逢醉石,谓言公所眠。

金轮紫霄上,宝界鸾溪边。


往昔王内史,愿香有馀烟。


千年今一归,景物还依然。

高士昔遗世,筑室苍崖阴。


朝真石坛峻,炼药古井深。


结交五柳翁,屡赏无弦琴。

奇哉康山阳,双剑屹对起。


上有横飞云,下有瀑布水。


崩腾复璀璨,佳丽更雄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