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腊残滕六不归家,白昼乘风撒玉沙。


旋种琼田茁瑶草,更栽琪树著银花。

风卷寒江浪湿天,斜吹乱雪忽平船。


碧琉璃上琼花里,独载诗人孟浩然。

只馀三日便清和,尽放春归莫恨他。


落尽千花飞尽絮,留春肯住欲如何。

日华今日始微暄,次第梅花暖更妍。


只有树阴偏得意,占它残雪不还天。

风将烟雨入亭寒,城引山林拓眼宽。

六月登临浑觉热,朝来不敢傍危栏。

桃李深酣日,池塘浅试春。


霁晖摇远水,新暖软游人。


生酒清无色,青梅脆有仁。

星淡孤萤月一梳,迎春早起正愁予。


土牛只解催人老,春气自来何事渠。


官柳野梅残雪后,金幡玉胜晓光初。

冬夜嫌长只望春,春宵又永更何言。


睫梢强合终无睡,脚底相摩也不温。


竟夕松风听到晓,忽明灯火看来昏。

雨脚麻相似,禾头耳欲生。


风收白痴雾,霜作上牢晴。


逗晓双栖鹊,巡檐数喜声。

暑中剩喜立秋初,特地西风半点无。


旋汲井花浇睡眼,洒将荷叶看跳珠。

夏热秋逾甚,寒梅暑亦开。


无尘管城子,幻出雪枝来。

暑气朝来扫地空,南风毕竟让西风。


秋生楚尾吴头外,凉杀天涯地角中。


万叠山连千涧水,双行缠伴一郫筒。

病势初来敌颇强,排山倒海也难当。


老夫笑把东西玉,竖子难藏上下肓。


酒阵时闻报三捷,诗坛元不费单枪。

末伏将催中伏休,匆匆送夏又迎秋。


暑中竹色风仍雨,病里莺声喜破愁。


大熟十年无此作,微生一饱更何求。

随牒江湖四十年,寄名台阁两三番。


全家廪食皆天赐,晚岁祠官是地仙。


匹似分司转闲散,也无拜表及寒温。

诏许诗人江海游,丹徒初到晋徐州。


炉边旸谷日长昼,盏底醉乡天不秋。


六代兴亡何处问,一生奔走几时休。

九虎遮藏造化机,御题过午始闻知。


乾坤阖辟兼文武,云汉昭回具训词。


武帝上嘉真戏耳,放勋清问政如斯。

金戺瑶阶日月边,晓风花柳带非烟。


千官剑佩鸣双阙,万国英豪到九天。


玉座忽临黄伞正,御题初出紫衣传。

锦水花潭照碧油,西清学士旧鳌头。


随身琴鹤如清献,治蜀功名更武侯。


无晚十行看暮召,不应三峡隔辰犹。

冰为仙骨水为肌,意淡香幽只自知。


青女素娥非耐冷,一生耐冷是横枝。

锦障豪华笑騃童,松图冷淡恼山翁。


玉山颓处谁扶着,花作屏风倚暖红。

帝里无成久滞淹,别家三度见新蟾。


郤诜丹桂无人指,阮籍青襟有泪沾。


溪上却思云满屋,镜中惟怕雪生髯。

玉律初移候,清风乍远襟。


一声蝉到耳,千炬火然心。


岳静云堆翠,楼高日半沈。

杨朱泣岐路,墨子悲染丝。


揖让长离别,飘飖难与期。


岂徒燕婉情,存亡诚有之。

徘徊蓬池上,还顾望大梁。


绿水扬洪波,旷野莽茫茫。


走兽交横驰,飞鸟相随翔。

鸣鸠嬉庭树,焦明游浮云。


焉见孤翔鸟,翩翩无匹群。


死生自然理,消散何缤纷。

于心怀寸阴,羲阳将欲冥。


挥袂抚长剑,仰观浮云征。


云间有玄鹄,抗志扬哀声。

幽兰不可佩,朱草为谁荣?


修竹隐山阴,射干临层城。


葛藟延幽谷,瓜瓞生。


乐极消灵神,哀深伤人情。

步游三衢旁,惆怅念所思。


岂为今朝见,恍惚诚有之。


泽中生乔松,万世未可期。

夏后乘云舆,夸父为邓林。


存亡从变化,日月有浮沉。


凤凰鸣参差,伶伦发其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