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常苦沙崩损药栏,也从江槛落风湍。


新松恨不高千尺,恶竹应须斩万竿。


生理只凭黄阁老,衰颜欲付紫金丹。

【其一】


天下兵虽满,春光日自浓。


西京疲百战,北阙任群凶。


关塞三千里,烟花一万重。

韩公本意筑三城,拟绝天骄拔汉旌。


岂谓尽烦回纥马,翻然远救朔方兵。


胡来不觉潼关隘,龙起犹闻晋水清。

【其一】


得归茅屋赴成都,直为文翁再剖符。


但使闾阎还揖让,敢论松竹久荒芜。


鱼知丙穴由来美,酒忆郫筒不用酤。

昔在洛阳时,亲友相追攀。


送客东郊道,遨游宿南山。


烟尘阻长河,树羽成皋间。

蓬生非无根,漂荡随高风。


天寒落万里,不复归本丛。


客子念故宅,三年门巷空。

锦江春色逐人来,巫峡清秋万壑哀。


正忆往时严仆射,共迎中使望乡台。


主恩前后三持节,军令分明数举杯。

回首扶桑铜柱标,冥冥氛祲未全销。


越裳翡翠无消息,南海明珠久寂寥。


殊锡曾为大司马,总戎皆插侍中貂。

洛阳宫殿化为烽,休道秦关百二重。


沧海未全归禹贡,蓟门何处尽尧封。


朝廷衮职虽多预,天下军储不自供。

朝进东门营,暮上河阳桥。


落日照大旗,马鸣风萧萧。


平沙列万幕,部伍各见招。

【其一】


支离东北风尘际,飘泊西南天地间。


三峡楼台淹日月,五溪衣服共云山。


羯胡事主终无赖,词客哀时且未还。

贺公雅吴语,在位常清狂。


上疏乞骸骨,黄冠归故乡。


爽气不可致,斯人今则亡。

陶潜避俗翁,未必能达道。


观其著诗集,颇亦恨枯槁。


达生岂是足,默识盖不早。

天用莫如龙,有时系扶桑。


顿辔海徒涌,神人身更长。


性命苟不存,英雄徒自强。

朝逢富家葬,前后皆辉光。


共指亲戚大,缌麻百夫行。


送者各有死,不须羡其强。

猛虎凭其威,往往遭急缚。


雷吼徒咆哮,枝撑已在脚。


忽看皮寝处,无复睛闪烁。

漆有用而割,膏以明自煎。


兰摧白露下,桂折秋风前。


府中罗旧尹,沙道尚依然。

长陵锐头儿,出猎待明发。


骍弓金爪镝,白马蹴微雪。


未知所驰逐,但见暮光灭。

朔风飘胡雁,惨澹带砂砾。


长林何萧萧,秋草萋更碧。


北里富熏天,高楼夜吹笛。

我今日夜忧,诸弟各异方。


不知死与生,何况道路长。


避寇一分散,饥寒永相望。

昔者庞德公,未曾入州府。


襄阳耆旧间,处士节独苦。


岂无济时策,终竟畏罗罟。

蛰龙三冬卧,老鹤万里心。


昔时贤俊人,未遇犹视今。


嵇康不得死,孔明有知音。

身许麒麟画,年衰鸳鹭群。


大江秋易盛,空峡夜多闻。


径隐千重石,帆留一片云。

远岸秋沙白,连山晚照红。


潜鳞输骇浪,归翼会高风。


砧响家家发,樵声个个同。

礼乐攻吾短,山林引兴长。


掉头纱帽仄,曝背竹书光。


风落收松子,天寒割蜜房。

易识浮生理,难教一物违。


水深鱼极乐,林茂鸟知归。


吾老甘贫病,荣华有是非。

秋野日疏芜,寒江动碧虚。

系舟蛮井络,卜宅楚村墟。

枣熟从人打,葵荒欲自锄。

欲陈济世策,已老尚书郎。


未息豺虎斗,空惭鸳鹭行。


时危人事急,风逆羽毛伤。

壮年学书剑,他日委泥沙。


事主非无禄,浮生即有涯。


高斋依药饵,绝域改春华。

此邦千树橘,不见比封君。


养拙干戈际,全生麋鹿群。


畏人江北草,旅食瀼西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