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佛灯渐暗饥鼠出,山雨忽来修竹鸣。


知是何人旧诗句,已应知我此时情。

可怜今夕月,向何处,去悠悠?


是别有人间,那边才见,光影东头?


是天外。


空汗漫,但长风浩浩送中秋?


飞镜无根谁系?


姮娥不嫁谁留?



谓经海底问无由,恍惚使人愁。


怕万里长鲸,纵横触破,玉殿琼楼。

圣代元和岁,闲居渭水阳。


不才甘命舛,多幸遇时康。


朝野分伦序,贤愚定否臧。

三沐复三熏,佩玉怀明珠。


何至不自珍,欲效豕负涂。


传呼虽甚宠,正可夸群奴。

道士成金丹,青云可接翼。


小夫岂知此,危坐学数息。


如持一畚土,自谓河可塞。

少壮如昨日,忽已及耄期。


旧友散莫收,亦复少新知。


言归镜湖上,日日醉东篱。

有过当相规,有善当相告。


岂惟定新交,亦以笃旧好。


势利古所羞,置之勿复道。

士生始从学,取友实先务。


吾闻诸古人,倾盖有如故。


汉宫长生药,至取云表露。

孔门春服成,弟子从沂浴。


老氏坐中庭,庄生记新沐。


古圣自洁清,如日浴旸谷。

病起瘦可惊,崚嶒夜窗影。


八十遂当至,何止践衰境。


食箪幸能尽,药裹亦已屏。

我昔游梁州,军中方罢战。


登城看烽火,川迥风裂面。


青荧并骆谷,隐翳连鄠县。

琢雕自是文章病,奇险尤伤气骨多。


君看大羹玄酒味,蟹螯蛤柱岂同科。

中朝文有汉唐风,南渡诗人尚数公。


正使词源有深浅,病怀羁思亦相同。

丹葩绿叶郁团团,消得姮娥种广寒。


行尽天涯年八十,至今未遇一枝看。

小山桂枝今所无,一生到处问樵夫。


细思不独人间少,月里何曾有两株。

廊下题诗满壁尘,塔前松树已皴鳞。


古来唯有王文度,重见平生竺道人。

穷巷唯秋草,高僧独扣门。


相欢如旧识,问法到无言。


水为风生浪,珠非尘可昏。

秾李四弦风拂席,昭华三弄月侵床。


我无红袖堪娱夜,正要青奴一味凉。

青奴元不解梳妆,合在禅斋梦蝶床。


公自有人同枕簟,肌肤冰雪助清凉。

女子勿言弱,男儿何必强。


君看张夫人,身举十五丧。


头上脱笄珥,箧中斥襦裳。

芳洲有杜若,可以赠佳期。


望望忽超远,何由见所思。


行行未千里,山川已间之。

【其一】


佳人永暮矣,隐忧遂历兹。


宝烛夜无华,金镜昼恒微。


桐叶生绿水,雾天流碧滋。

春老花盈树,丰神借客传。


绿阴随日转,红片任风颠。


邂逅江南秀,檀栾法界烟。

箨石文章在,风流天下传。


即看诗句好,想见老人颠。


绕座飞花雨,成阴荡碧烟。

燃香郁金屋,吹管凤凰台。


春朝迎雨去,秋夜隔河来。


听歌云即断,闻琴鹤倒回。

先生吾父执,泛海几浮沉。


垂老艰生计,消忧耐苦吟。


传衣得高足,遗墨寄深心。

冰齿味瑶轴,只应神鬼知。


坐当群静后,吟到月沈时。


雪峡猿声健,风柽鹤立危。

君诗通大雅,吟觉古风生。


外却浮华景,中含教化情。


名应高日月,道可润公卿。

我初见子时,子作楚人语。


复与吴客来,音俱变齐鲁。


乃知久处益,薰莸可同举。

松液化茯苓,又因为琥珀。


遇物必得形,毛发曾不隔。


君子亦豹变,其文蔚可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