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甘罗昔作秦丞相,子政曾为汉辇郎。


千载更逢王侍读,当时还道有文章。

秋声无不搅离心,梦泽蒹葭楚雨深。


自滴阶前大梧叶,干君何事动哀吟。

两竿落日溪桥上,半缕轻烟柳影中。


多少绿荷相倚恨,一时回首背西风。

荷花兼柳叶,彼此不胜秋。


玉露滴初泣,金风吹更愁。


绿眉甘弃坠,红脸恨飘流。

有恨秋来极,无端别后知。


夜阑终耿耿,明发竟迟迟。


信已凭鸿去,归唯与燕期。

劳劳千里身,襟袂满行尘。


深夜悬双泪,短亭思远人。


苍江程未息,黑水梦何频。

从君勇断抛名后,世路荣枯见几回。


门外红尘人自走,瓮头清酒我初开。


三冬学任胸中有,万户侯须骨上来。

一辞温室树,几见武昌柳。


荀谢年何少,韦平望已久。


种松夹石道,纡组临沙阜。

娇云漠漠护层轩,嫩水溅溅不见源。


禁柳万条金细撚,宫花一段锦新翻。


身闲始更知春乐,地广还同避世喧。

黄尘投老倦匆匆,故绕盆池种水红。


落日攲眠何所忆,江湖秋梦橹声中。

百年文物士优游,万国今方似缀旒。


发策东堂招俊乂,回舆北苑罢倡优。


忽随诸彦登龙尾,尚忆当年应鹄头。

愁边节里两相关,茶罢呼儿检历看。


社日雨多晴较少,春风晚暖晓犹寒。


也思散策郊行去,其奈缘溪路未干。

强胡犯金阙,驻跸大江南。


二帝双魂杳,孤臣百战酣。


兵威空朔漠,法力仗瞿昙。

步随流水觅溪源,行到源头却惘然。


始悟真源行不到,倚筇随处弄潺湲。

擘开苍峡吼奔雷,万斛飞泉涌出来。


断梗枯槎无泊处,一川寒碧自萦回。

门外青山翠紫堆,幅巾终日面崔嵬。

只看云断成飞雨,不道云从底处来。

出入无时是此心,岂知鸡犬易追寻。


请看屏上初爻旨,便识名斋用意深。

芙蓉斜倚胭脂脸,岩桂轻摇金粟花。


愁思不知秋浩荡,一鞭逸兴绕天涯。

五夜灯花重,东风角韵来。


雪悭衣未纩,春早句多梅。


寂历罗门亚,温黁药鼎煨。

寂寥春事冷于秋,雨打风吹断送休。


点检梨花成一梦,蘸红新绿满枝头。

转午闻鸡日正长,小亭方丈纳空光。


绿阴一雨浓如黛,何处风来百种香。

檐雨初干团扇风,夕阳芳树绿葱葱。


蕉心榴萼俱无赖,要与春衫相并红。

老去惊时换,公馀觉昼长。


池风荷偃翠,林雨杏垂黄。


旧业存书卷,闲情付药方。

世间白发最无情,才近中年次第生。


碌碌俄惊四十载,萧萧初见两三茎。


黄花晚节依然好,金液还丹岂易成。

姹女婴儿只浪传,不知何物是真铅。


尘寰底处安金鼎,弱水无缘渡铁船。


玉检谩藏灵宝法,紫阳空著悟真篇。

车声轧轧近墙东,雁阵翩翩信晚风。


篱角黄花疏雨后,树头红叶夕阳中。


湖山旧业书连屋,江海狂歌剑倚空。

宝篆香销夜漏分,娟娟霜月冷侵门。


雁声偏惹离情动,烛影能欺老眼昏。


碌碌浮生惊节换,悠悠往事共谁论。

临风长啸岸乌纱,宾主相忘醉眼花。


千里逢人俱是客,十年持节未还家。


欲将海水添杯量,却笑秋霜入鬓华。

客中无计可消愁,随俗张灯向小楼。


月自团圆灯自好,老怀不似旧风流。

雨过苔痕净,庭空日影迟。


好怀谁会得,啼鸟在花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