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园林日夕好,花繁时鸟飞。


少年玩芳物,不饮成坐悲。


只今未白发,念昔已依依。

陶公群于人,而无人之情。


诗岂世外语,世语不可名。


东坡怜此翁,同调但隔生。

少贱足可喜,险阻更尝之。


为亲谋斗粟,无意出竞时。


缅焉效一官,报国方在兹。

幼闻锦江春,欲访子云宅。


叩门问奇字,便扫四方迹。


青云看一鹗,凡毛愧累百。

二蛇志不同,相得榛莽里。


一蛇化为龙,一蛇化为雉。


龙飞上高衢,雉飞入深水。

少时已诵水心铭,今息庵文可并行。


椿算过如大君子,蒲轮莫致老先生。


纵无掌故来传诏,盍有门人与易名。

久无羔雁聘遗贤,白首丘园气最全。


聊与荆公续诗选,不闻谯叟入经筵。


讲师翁庶几三昧,朴学余才说一篇。

洛阳牡丹隔万里,棘荒姚魏扶不起。
马塍近在杭州陌,野人只向诗中识。


匀朱傅粉初窥墙,海棠为屋辛夷房。

千里从师细讲评,横渠昔亦谒高平。


自从受得中庸了,止说西铭不说兵。

张生快士非拘儒,袖出一编相斫书。


扑虱拍蚊吾不忍,断蛇刺虎子何粗。

俱事重华著直声,百年藏稿未流行。


世评谏疏如刘向,公读遗书感乐生。


里有襄阳耆旧传,史无齐鲁大臣名。

两翁仕不至丞郎,名节能流百世芳。


穷巷号为通德里,旧书藏在善和坊。


古楹日敝加丹刻,老柏年深益黛苍。

所学如山海,吁嗟不一施。


未闻访箕子,但见诔宣尼。


空郡来陪哭,无人敢撰碑。

一梦孝皇初,悽然四纪馀。


国人莫知我,天下孰宗予。


散地虽无柄,名山尽有书。

方讶书来少,殊乡讣忽闻。


素帏无祭主,破笥散遗文。


已闭三间屋,谁封四尺坟。

弟子成名众,先生独命穷。


广场双鬓秃,陋巷一瓢空。


鸡馔为亲设,牛衣与妇同。

活国吾犹仰,探囊智有馀。


名家坚白论,能事硬黄书。


传市方成虎,临渊倘羡鱼。

一楼波外许抠衣,适野宁关吾道非。


春水方生宜欲去,青天难上苦思归。


耽吟应惜牛髭断,行酒何求食肉飞。

【其一】


几副卿谋泪,悬河决溜时。


百身难命赎,一老不天遗。


竹垞弘通学,桐江瘦淡诗。

每日清晨一炷香,谢天谢地谢三光。


所求处处田禾热,惟愿人人寿命长。


国有贤臣安社稷,家无逆子恼爹娘。

希夷真可观,希夷墨可传。


希夷心一片,不可得而言。

及见希夷迹,又见希夷真。


始知今与古,天下长有人。

未见希夷真,未见希夷迹。


止闻希夷名,希夷心未识。

乐国久容人避乖,非窝何以状清怀。


则予岂敢窥高躅,天险能升不用阶。

经纶事业须才者,燮理功夫有巨臣。


安乐窝中闲偃仰,焉知不是打乖人。

非有先生仕于吴,进不能称往古以广主意,退不能扬君美以显其功,默然无言者三年矣。
吴王怪而问之,曰:“寡人获先人之功,寄于众贤之上,夙兴夜寐,未尝敢怠也。
今先生率然高举,远集吴地,将以辅治寡人,诚窃嘉之,体不安席,食不甘味,目不视靡曼之色,耳不听钟鼓之音,虚心定志,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。

自嗟疏野性,不晓世涂艰。


仰首羡飞鸟,冥心思故山。


刚来投密网,谁复为颦颜。

十里珠帘,半城画艇,百年花月维扬。
有君家丞相,梅岭旧祠堂。


每到清明赛社,倾城士女,愁弄笙簧。

自古穰城,从来宛叶,崭绝夸形势。
有千年、诸葛卧龙冈,萧萧英魂霸气。


其西引武关,商于六百,昔人以战为儿戏。

怅连宵、暗风吹雨,春寒歇在帘罅。
忽闻鹦鹉笼中说,谁送香词来也。
披咏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