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乱山环合水侵门,身在淮南尽处村。


五亩渐成终老计,九重新扫旧巢痕。


岂惟见惯沙鸥熟,已觉来多钓石温。

当年衫鬓两青青,强说重临慰别情。


衰发只今无可白,故应相对话来生。

请得一日假,来游半月泉。


何人施大手,擘破水中天。

尺一东来唤我归,衰年已迫故山期。


文章曹植今堪笑,却卷波澜入小诗。

梦觉还惊屧响廊,故人来炷影前香。


鬓须白尽成何事,一帖空存老遂良。

半熟黄粱日未斜,玉堂阴合手栽花。


却寻三十年前味,未饭钟时已饭茶。

在郡依前六百日,山中不记几回来。


还将天竺一峰去,欲把云根到处栽。

出处依稀似乐天,敢将衰朽较前贤。


便从洛社休官去,犹有闲居二十年。

鬓毛霜一色,光景水争流。


易过唯冬日,难销是老愁。


香开绿蚁酒,暖拥褐绫裘。

二日立春人七日,盘蔬饼饵逐时新。


年方吉郑犹为少,家比刘韩未是贫。


乡园节岁应堪重,亲故欢游莫厌频。

素房含露玉冠鲜,绀叶摇风钿扇圆。


本是吴州供进藕,今为伊水寄生莲。


移根到此三千里,结子经今六七年。

丰年寒食节,美景洛阳城。


三尹皆强健,七日尽晴明。


东郊蹋青草,南园攀紫荆。

骄阳连毒暑,动植皆枯槁。


旱日乾密云,炎烟焦茂草。


少壮犹困苦,况予病且老。

我为同州牧,内愧无才术。


忝擢恩已多,遭逢幸非一。


偶当谷贱岁,适值民安日。

曾散天花蕊珠宫,一念堕尘中。
铅华洗尽,珠玑不御,道骨仙风。


东游我醉骑鲸去,君驾素鸾从。

自问湖边舍,衰残俯仰中。


谋身悲日拙,造物假年丰。


税足催科静,禾登债负空。

故里登高接隽游,即今不计几番秋。


一樽尚与菊花醉,万事不禁江水流。


薄命虽多死闾巷,逢时亦有至公侯。

太傅读书处,秋风曾问途。


江如青弋险,山似白盐孤。


路尽还登岭,林开忽见湖。

小于潘岳头先白,学取庄周泪莫多。


止竟悲君须自省,川流前后各风波。

童稚痴狂撩乱走,绣毬花仗满堂前。


病身一到穗帷下,还向临阶背日眠。

我随楚泽波中梗,君作咸阳泉下泥。


百事无心值寒食,身将稚女帐前啼。

伴客销愁长日饮,偶然乘兴便醺醺。


怪来醒后傍人泣,醉里时时错问君。

婢仆晒君馀服用,娇痴稚女绕床行。


玉梳钿朵香胶解,尽日风吹玳瑁筝。

公无渡河音响绝,已隔前春复去秋。


今日闲窗拂尘土,残弦犹迸钿箜篌。

检得旧书三四纸,高低阔狭粗成行。


自言并食寻高事,唯念山深驿路长。

伤禽我是笼中鹤,沈剑君为泉下龙。


重纩犹存孤枕在,春衫无复旧裁缝。

六年湖海老侵寻,千里归来一寸心。


西望国门搔短发,九天宫阙五云深。

春来雁渚。
弄艳冶、又入垂杨如许。
困舞瘦腰,啼湿宫黄池塘雨。

【经】六年春,郑人来渝平。
夏五月辛酉,公会齐侯盟于艾。
秋七月。

【传】二十六年夏五月,叔孙舒帅师会越皋如、后庸、宋乐茷,纳卫侯。
文子欲纳之,懿子曰:「君愎而虐,少待之,必毒于民,乃睦于子矣。
」师侵外州,大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