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行要争光日月,诗须皆可弦歌。


著鞭莫落人后,百年风转蓬科。

胸中有度择人,事上无心活身。


只么情亲鱼鸟,傥然图画麒麟。

鉴中之发蒲柳望秋衰,眼中之人风雨俱星散。
往者托体同青山,健者漂零不相见。


庾公楼上有诗人,平生落笔泻河汉。

森梢一山竹,壮士十三辈。


自干云天去,草芥肯下逮。


虚心听造物,颠沛风云会。

千林无叶一川平,万壑琼瑶照夜明。


未觉残梅飘落尽,只愁羌管不成声。

孤亭一目尽天涯,俯瞰烟村八九家。


翠壁何年悬布水,绿阴经雨堕危花。


杖藜徙倚凝春望,觅句淹留到晚衙。

幽卧寒岩不记年,饱看山月听风泉。


舒忧正得琴三叠,玩意惟凭易一编。


误落尘中乖夙尚,却思洞里付真传。

几枝藤竹醉相携,何处千峰顶上归。


正好临风眺平野,却须入谷避斜晖。


酒边泉溜寒侵骨,坐上岚光翠染衣。

旧岁将除新岁来,梅花长是雪毰堆。


如何此日三州路,不见寒葩一树开。


野水风烟迷惨澹,故园霜月想徘徊。

畴昔经行地,溪山寂寞边。


冰霜凝巨壑,风雨暗中田。


古寺堪投晚,尘龛阅纪年。

朔风吹尽暮云平,室暖炉红睡达明。


但怪朝来满山白,不知昨夜打窗声。

久阴冬竟暖,欲霁气先清。


田舍占烟火,军家候鼓钲。


风霜千里肃,天地一朝晴。

廊庙忧虞里,风尘惨淡边。


早知烦汗马,悔不是留田。


迷国嗟谁子,和戎误往年。

江北传烽火,胡儿大入边。


已闻隳列障,不但扰屯田。


借箸思人杰,摧锋属少年。

界天山雪净黄埃,溪上扁舟夜泛来。


匝地东风劝椒酒,山头今日是春台。

东山朝日澹冥蒙,一片云生万叠中。


宿雨未苏焦卷尽,又烦箕井唤雷公。

眼看白露点苍苔,岁月飞流首屡回。


老去读书随忘却,醉中得句若飞来。


闻鸡午夜犹能舞,射雉西郊不用媒。

村村畦圃艺新区,处处田庐葺旧居。


熟透晚梅红的皪,展开新箨翠扶疏。


向来矜寡犹遗秉,此去污邪又满车。

休论今昨总皆非,世味诚甘与我违。


蜀道虽如履平地,杜鹃终劝不如归。


三冬自苦坐毛颖,一梦微官陪螱飞。

李侯昔游吴,莲舟镜苍茫。


风鬟与雾鬓,共濯玻瓈光。


采花不盈舫,日暮云水香。

拙疏何计补涓埃,惭愧双旌去复来。


三过溪门今老矣,病无脚力更登台。

浮生渺渺但飞埃,问讯星宫又独来。


天上人间最高处,为君题作郁萧台。

溅瓦排檐散万丝,颠狂风筱要扶持。


恩深到骨吾能报,急赋新凉第一诗。

老觉触事懒,病添归计忙。


行年心已化,畴昔意空长。


五柳栗里宅,百花锦城庄。

西风吹鬓雪盈簪,千里瞻云目极南。


天外青山围故国,雨中黄叶下空潭。


孤怀触景情何限,壮气凌霄酒半酣。

君诗与物俱妙,鄙夫那敢抗衡。


芭蕉辟君三舍,笋脯亦须改评。

公如韩子定飞仙,更喜门人老玉川。


莫说诗筒频度岭,即看侯弁去朝天。


飞龙位正云霄近,集凤楼高采色鲜。

泽畔行吟我独醒,归程不计短长亭。


西风送浪头头白,芳草随人段段青。


昨夜疏篷犹窘雨,今朝严鼓欲侵星。

宫柳垂垂碧照空。
九门深处五云红。
朱衣只在殿当中。

夜横霜竹梦游仙,晓到馀干月满川。


山绕楼台欲无地,水环洲渚更连天。


明霞一抹朱弦直,芳草分垂绿绶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