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茂苑元宵亦盛哉,千红百紫雪中开。


牡丹自是吴门有,莲莟移从都下来。


光射琉璃最精彩,吐成螮蝀贯昭回。

去年上巳政南来,明日初三忽又催。


雨压云头浑欲落,风翻日脚急吹开。


莫因岭外无花卉,便对春光废酒杯。

一点瓜香破醉眠,误它酒客枉流涎。


如何滴露牛心李,化作垂头玉井莲。


初喜晓光将莞尔,竟羞午影不嫣然。

雪留远岭半尖白,云漏斜阳一线黄。


天肯放晴差易耳,殷勤剩觅几朝霜。

欲折红梅朵,看来不忍攀。


周回寻四处,恰得一枝繁。

双溪叠嶂旧知名,投老初登眼不醒。


一雨飞来四天黑,乱云遮断万峰青。


急呼月色开秋色,夺得昭亭与敬亭。

州在三峰最上头,上头高处更高楼。


都将万壑千岩景,堆作双溪叠嶂秋。


晚雨才收山尽出,暮天似水月如流。

旧岁新年来往频,孤标数面便多情。


独将白发三千丈,上到瑶台十二层。


万里海风吹不动,半轮淮月为谁明。

龟山独出压淮流,宝塔仍居最上头。


银笔书空天作纸,玉龙拔地海成湫。


向来一厄遭群犬,挽以六丁兼万牛。

节物催人又一年,银花莲炬照金尊。


麝䭔官样陪公宴,粉茧乡风忆故园。


何似儿孙谈草草,不妨灯火半昏昏。

天公极意办元宵,顷刻挼云作雪飘。


茂苑长洲花剪玉,苏台香径砌成瑶。


千灯剩喜开红药,两鬓还惊插素标。

恶风夜半阻归船,端欲留人作胜缘。


千里携家观竞渡,五湖新涨政黏天。


棹翻波浪山如雪,醉杀儿郎喜欲颠。

月忽飞来堕我傍,我还飞入月中央。


如何桂树许多影,不隔冰轮些子光。


自古中秋多苦事,非风即雨断人肠。

主宾呼酒卷沧溟,我亦何人与德星。


高阁连云压潮白,前山倒影入杯青。


细哦秀句清无底,匹似疏梅寒更馨。

腊尽春还好,朝暄暮复寒。


雨晴终日异,衣著一冬难。


生菜知无分,残梅不用看。

春忽明朝是,冬将半夜非。


年华只不住,客子未能归。


微霰疏还密,寒檐滴又稀。

雪花寒送蜡,梅萼暖生春。


岁晚江村路,云迷景更新。

梅花枝上雪初融,一夜高风激转东。


芳草池塘冰未薄,柳条如线着春工。

檀栾金碧,婀娜蓬莱,游云不蘸芳洲。
露柳霜莲,十分点缀成秋。
新弯画眉未稳,似含羞、低护墙头。

数日西风,打秋林枣熟,还催人去。
瓜果夜深,斜河拟看星度。
匆匆便倒离尊,怅遇合、云销萍聚。

翠微路窄,醉晚风、凭谁为整敧冠。
霜饱花腴,烛消人瘦,秋光作也都难。
病怀强宽。

寒食明朝一百五,谁家冉冉尚厨烟。


桃花开尽叶初绿,燕子飞来体自便。


爱客渐能陪痛饮,读书无思懒开编。

北郊征路记前回,三尺惊尘马踏开。


新涨忽明多病眼,好风如把及时杯。


青黄麦垄平平去,疏密桤林整整来。

正当离乱世,莫说艳阳天。


地冷易寒食,烽多难禁烟。


战场花是血,驿路柳为鞭。

痛饮狂歌,百计强留,风光无奈春归。
春去也,应知相赏,未忍相违。
卷地风惊,争催春暮雨,顿回寒威。

万点猩红将吐萼,嫣然迥出凡尘。
移来古寺种朱门。
明朝寒食了,又是一年春。

郊外按呜驺。
行过城西二里沟。
老树长藤交映处,临流。

才冬即欲雪,酝酿非不久。


旅馆黄昏风,半夜忽如昼。


天公时谑戏,不在我先后。

新波得雨夜来添,淑景撩人意思恬。


三月光阴须解惜,一村花柳漫相淹。


踏青湖岸春衫薄,烧笋僧厨野饭甜。

万事销身外,生涯在镜中。


惟将两鬓雪,明日对秋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