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胜地惜轻别,短筇成后游。


门呀一境异,木落四山秋。


野鸽翔深窦,蟠蛟擅古湫。

桥边沙水绿蒲老,原上烟芜黄犊闲。


老子真成兴不浅,凭鞍归梦绕家山。

熨手金鞭天马驹,冰河雪谷笑谈无。


只言燕赵多奇士,岂必书生尽腐儒。

早过升仙不暇炊,桥边买饼疗朝饥。


纷纭满座谁能识,大似新丰独酌时。

灵府无思踵息微,神光出眦射窗扉。


大冠长剑竟何有,尺宅寸园今始归。


忧患过前皆梦事,功名自古与心违。

绿章封事彻虚皇,黄纸除书降野堂。


海上春常探先到,壶中日已不胜长。


冰衔再署仙班贵,鹤料重支玉粒香。

少年学剑白猿翁,曾破浮生十岁功。


玉具拄颐谁复许,蒯缑弹铗老犹穷。


床头忽觉蛟龙吼,天上方惊牛斗空。

奔走人间无已时,夜窗喜对出尘姿。


移灯看影怜渠瘦,掩户留香笑我痴。


冷艳照杯欺曲蘖,孤标逼砚结冰澌。

风雪正相乘,萧然一点灯。


拥炉蒙衲被,就壁倚枯藤。


火降神方王,河潮脑自凝。

风卷江湖雨暗村,四山声作海涛翻。


溪柴火软蛮毡暖,我与狸奴不出门。

前日寝门恸,至今悲有馀。


已嗟万化尽,方见八行书。


满纸传相忆,裁诗怨索居。

积阴成大雪,看处乱霏霏。


玉管鸣寒夜,披书晓绛帷。


黄钟随气改,鴳鸟不鸣时。

二气俱生处,周家正立年。

岁星瞻北极,舜日照南天。

拜庆朝金殿,欢娱列绮筵。

攀槛朱云头未白,不知流落向何州。


空馀前日学书地,小阁红蕖取意秋。

竹祖龙孙渭上居,供侬樽俎半年馀。


斑衣戏彩春无价,玉版谈禅佛不如。


若怨平生食无肉,何如陋巷饭斯蔬。

也知春向岁前回,不道春前早有梅。


折得数枝撚归去,蜂儿一路趁人来。

初爱寒香一朵斜,又逢奇朵出高丫。


折来折去花多了,忘却前花与后花。

抛笏投簪四见秋,宦情世味两俱休。


尘随日影穿窗喜,叶卷风声刮地愁。


文武自匀香底火,圣贤教带老时篘。

鼎足炉边坐,陶然共一樽。


道心元自胜,世味不须论。


安稳三更睡,清明一气存。

王子回船,还只是、戴公无兴。
试思之、雪中林壑,琼辉玉映。
佳客冲寒来半夜,主人扫雪开三径。

霜月两澄鲜,孤篷夜悄然。


自携双鬓雪,独对一江烟。


僵树立如铁,寒星摇满天。

昼短图书看不了,夜长鼓角睡难堪。


老怀骚屑谁为伴,心地空虚成妄谈。


酒少不妨邻叟共,病多赖有衲僧谙。

南方霜露多,虽寒雪不作。


北归亦何喜,三年雪三落。


我田在城西,禾麦敢嫌薄。

铜镮玉锁闭空堂,腕脱初惊笔札忙。


红烛遥怜风雪暗,黄封微泻桂椒香。


光明坐觉幽阴破,温暖深知覆育长。

门巷欢呼十里村,腊前风物已知春。


两年池上经行处,万里天边未去人。


客鬓花身俱岁晚,妆光酒色且时新。

白雾漫空白浪深,舟如竹叶信浮沉。


科头晏起吾何敢,自有山川印此心。

竹响风成阵,窗明雪已花。


柴扉吟冻犬,纸瓦啄饥鸦。


宿酒欺寒力,新诗管岁华。

报本精禋自国南,先期清庙宿斋严。


层霄初扩同云霁,暖吹俄回海日暹。


十万军容冰作阵,九街鸳瓦玉为檐。

去年中秋洞庭野,寒瑶万顷兼天泻。


岳阳楼上两幅巾,月入栏干影潇洒。


世间此影谁能孤,狂如我友人所无。

山畔小池台。
曾记幽人着意栽。
乱石参差春至晚,徘徊。